16岁男孩尿酸900+,罪魁祸首原来是……
很多人只知道“三高”,其实还有第四高值得重视,那就是:高尿酸!
血尿酸高一开始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长期高尿酸,尿酸结晶不断沉积在关节;可能在某天半夜痛风发作,痛到撕心裂肺!
近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吴少彬接诊了一位年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还在上高一的16岁男孩小欧,两年前就检查出高尿酸血症,时常会痛风,1个多月前查尿酸结果已达904umol/L,听闻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非药物治疗高尿酸,便前来营养门诊就诊咨询。营养科副主任吴少彬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并开具检查单,检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小欧的血尿酸值居高不下仍高达854umol/L,比正常临界值(420umol/L)翻一倍多。
检查报告
吴少彬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越来越高,儿童高尿酸血症在门诊并不少见。
但对于年仅16岁的小欧尿酸高达904umol/L,且之前已多次诱发过痛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通过体格检查及询问既往病史,排除骨髓瘤等病理性原因,小欧并不属于肥胖体型,主要原因与平时好吃烧烤、火锅、奶茶、雪糕、碳酸饮料(可乐、果汁)、熬夜/晚睡、饮食不规律、久坐无运动有关,导致现在的尿酸如此之高。
吴少彬谈到,16岁的小欧其本人及父母都很抗拒药物治疗高尿酸,他们主要考虑年龄小就开始用药去控制及担心药物的肝肾副作用,所以一直没有使用降尿酸的药物治疗,痛风发作就用消炎镇痛药对症处理。这次来到营养门诊,通过营养肠道微生态(非药物)治疗并配合个体化膳食营养治疗,小欧的尿酸慢慢降了下来,目前仍在继续治疗及监测中。
营养肠道微生态(非药物)
是如何使尿酸下降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吴少彬解释说人体的肠道微生态与尿酸代谢密切相关,人体每天产生的尿酸相对稳定(80%由内源性代谢,20%由外源性摄入),其中约30%的尿酸经肠道代谢排泄,当人体肠道微生态失调(内环境破坏、感染/炎症、食物不耐受等),容易导致尿酸经肠道代谢排泄受阻,进而出现高尿酸血症。
另一方面,某些肠道有益菌能抑制体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嘌呤代谢转化生成尿酸,因此针对性进行营养肠道微生态干预(减少内源性代谢产生尿酸、增加肠道排泄尿酸),并配合个体化营养治疗,便可让尿酸逐渐降下来,更重要的是营养肠道微生态治疗最大的优势是没有药物副作用。
吴少彬指出高尿酸/痛风症状只是冰山一角,更应关注其多种共患病,高尿酸血症患者不仅会因尿酸盐沉积引起关节痛,严重发展为痛风石,关节变形损害,还会增加肾损害及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
24岁小伙长期高尿酸,现全身多发痛风石
据统计,临床上约10%的高尿酸会发展为痛风,但无症状的高尿酸可能持续长达10~20年,这期间会给身体多个器官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01
增加高血压风险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81%。血尿酸每增加60μmol/L,高血压风险增加9%。
02
增加冠心病风险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冠心病总体发生风险增加9%,血尿酸每增加60μmol/L,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12%。
03
增加卒中风险
15项前瞻性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卒中发生风险增加22%,卒中死亡风险增加33%。
04
增加肾功能不全/肾衰竭风险
高尿酸长期存在任由发展,10年后出现肾损伤,甚至导致肾功能不全的风险更高,严重会导致尿毒症。
吴少彬最后提醒,对于长期高尿酸血症人群,即使未出现症状,也要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发病、肥胖、饮食、代谢、药物等)通过综合手段控制血尿酸水平,以减少诱发其他疾病风险带来的危害。
市一院是目前惠州地区最早应用“营养肠道微生态”(非药物)治疗痛风/高尿酸、肿瘤化疗副反应(顽固性呕吐、过敏、皮疹等)、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公立三甲医院,已积累丰富的“营养肠道微生态”疾病治疗经验,帮助患者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营养科挂号指引
审核|吴少彬王运广
文|吴少彬郑海燕
图|吴少彬
编辑|郑海燕
版权声明:创客贴图片已获授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