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手记 | 我在广州方舱医院体味“彩色生活”
医者手记
笔者:方小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支援广州方舱医疗队队员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命令”。
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11月4日晚,我们接到组建医疗队支援广州方舱医院的指令。
作为医务人员责无旁贷,我迅速地安顿好家庭、交接好工作便加入了医疗队。
入驻方舱医院已半月有余,感受到无论是医者还是患者在疫情下共同努力找回生活的乐观和淡然,而令我细细品味的则是方舱里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医患情。
01
灰色
忙碌,方舱医院初印象
疫情告急,广州方舱医院启用,虽然对于我们医务人员来说,这一切似乎不太可怕,可真正穿上“大白”步入舱内时,内心情绪难免有所波动。
初到方舱第一感受是“忙”,偌大的方舱医院、大量的患者、嘈杂的声音……
入住的患者有老人、有小孩,有人发着热、有人咳着嗽,有小孩的哭声,大人的安抚声,可所谓“哭声、笑声、哭笑声,声声入耳;咳嗽声、对讲机声、喇叭声,声声不息”。
但随着我们医务人员的干预及方舱医院功能的正常运转,淡定与从容迅速回归。
医务人员迅速的适应工作模式,方舱医院开始正常运转,方舱内生活秩序的迅速正常化,医务人员的自信和坚定、患者的乐观和淡然重新回位,医护的耐心劝导多了、病患的欢笑也多了。
02
白色
医者“大白”,
治愈与安慰并重
我们被大家称为“大白”,大白曾是电影《超能陆战队》一个体型胖嘟嘟的充气型智能机器人,因呆萌的外表和善良的本质获得大家的喜爱。
而我们穿着防护服还真有点像是大白的化身,守护着方舱医院内大家的健康,这里一个个流动的大白就是患者最好的信心保证和心灵慰藉。
面对方舱医院里的诸多患者,我们医护人员每天除了简单的对症处理(如退热、止咳)缓解症状之外,还需要反复嘱咐患者多喝水、多休息、适当运动;
其次,需要在数量众多的患者中,寻找出需要特殊处理或需要接受更高级治疗的患者。
此外,我们还需要处理患者的失眠、焦虑、担心等等问题。
在方舱医院的工作,考验我们的除了常规医疗手段外,更需要医者精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减少他们的不安。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医学人文的经典名句在方舱医院里是我们医者的工作写照。有部分医护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与患者建立了友谊,倾听患者的故事,增进医患的了解。
03
方舱里一抹代表希望的
“绿色”
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午后,我在里面伏案工作的时候,忽然一束阳光打在我的防护面屏上,眼前瞬间就折射出阳光的五彩斑斓,我转过头顺着那束阳光看去,看到一株坚强的绿植,还有它那沐浴在阳光中的翠绿。
在方舱医院内随处可见绿植,生机勃勃的绿色还有漫步的人来人往,有那么一瞬间,我竟有种感觉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午后、普通的市民在逛普通的公园的错觉。
诚然,绿色也不只是绿植的专属颜色,还有富有同理心和善意的“绿马甲们”——柔济爱心志愿服务队的方舱志愿者们。
刚开始开舱的时候人手比较紧张,医务人员不仅要承担医疗工作,还要承担物资的转运,工作量巨大。
于是,很多富有同理心和善意的患者加入到方舱医院志愿者的队伍里。
他们每天身穿志愿者服“绿马甲”,帮忙医护人员日常管理、物资分发、安全教育等等工作,充当病患和医务人员的沟通桥梁和纽带。
正是他们的协助,方舱医院最快的恢复秩序,回归正常。
而由于他们身份本身就是患者,经常能起到医务人员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抹抹绿,不正也是代表一个个希冀被期许。
04
那一抹给人信心的
“红色”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防疫一线,党旗飘扬,医院党委在第一时间就开始成立了方舱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把党旗飘在方舱医院的上空,把党组织放在方舱医院最显眼位置,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
那一面党旗就是最好的宣告,不仅给予我们医务人员力量,也同样给予患者无限安慰。
在方舱医院内,还有不少红色的宣传标语,诸如:
“我们一起康复,一个也不能掉队”
“这是开给你的药方,需要你自产:豁达两钱、乐观3钱、信心5钱”
一条条红色的横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特别的地点显得尤为重要,信心比黄金重要,凝聚在一起的信心就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法宝。
05
彩色:
共同期待疫情散去
在这所由患者和医护人员临时组建的方舱医院里,上演着各式各样的故事:
有患者对医护人员表达感谢与理解,也有对政策的不理解,对医务人员的不满,需要我们及时去化解;
有患者对目前“条件艰苦”的豁达,也有部分患者满眼的焦虑;
有患者寻找内心平静的自娱自乐;
有对未来生活的乐观向往、积蓄力量;
也有对日常饭菜的吐槽、抱怨……
这生动的一幕幕就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和患者短暂驻足的方舱大家庭里最真实的生活。
每逢下班,我总会和同事开玩笑的说“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以前总也好奇,感觉良好是怎样的感觉,这次我似乎有些懂了,特别是在夜班结束后坐在通勤车里,感受着吹来的微风,夹带着青草香味的氤氲,伴随着路边绽放的异木棉,我深切感受着,这是我所守护的城市,这个想法涌上心头时,我瞬间忘却了疲惫,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感觉良好”。
在方舱医院里,时间慢下来了,生活需要重新被定义,慢慢地,大家找到了不同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也重新找回内心的秩序感与安全感。
本文笔者:广医三院支援广州方舱医院医疗队队员、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方小波
文、图|广医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