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脱掉糖尿病患者“手套”和“袜子”?神经外科医生有妙招
前不久
德医跟大家来了一场“甜蜜约会”
这个初冬,来赴一场“甜蜜”的约会!
现场很多糖友们带上了自己的疑惑来赴约
经过科普宣传
糖友们几乎都认识到
糖尿病虽是一种不能被“治愈”的慢性疾病
但只要正确认识疾病相关健康知识
加强自我管理
这个“甜蜜负担”便就是可防可控的
但在咨询问诊过程中
德医专家们发现
糖友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了解较少
糖尿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
糖尿病常见的几大并发症有
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
还有一个就是周围神经病变
这期德医君邀请神经外科专家
先来讲讲其中一种并发症
糖尿病神经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包含末梢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和运动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可高达60%-90%。
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可表现为对称性的手套或袜套样感觉障碍,如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灼热感,因为起病隐匿,糖友起初往往并不重视。
可后期,其逐步发展加重,由最初的感觉异常逐渐进展至感觉减退、消失、严重时可致溃疡、坏疽,重者可能导致截肢。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避免病情严重发展的关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常常会发出一些“信号”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作为糖友的你就需要到医院筛查你是否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
►
感觉异常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感觉症状以自发性疼痛居多,常为针刺样、烧灼样痛,夜间为重,并伴有麻木、蚁走感、痛觉过敏和感觉减退。
►
运动异常
►
运动症状则表现为肢体无力、精细动作不灵活、步态拖曳不稳。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损害呈轴突长度依赖性,距起点越远越容易受损,故症状往往以四肢远端为重,感觉障碍常呈“手套-袜子”样分布。
糖友们看了之后,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有蚂蚁在脚上走的感觉,请大家也不必过于紧张,不要先入为主。
而且也不是说一旦出现这些“信号”就发生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还是请糖友们记住,请一定到专业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筛查。
不少糖友也纳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症状呢?
给大家打个比方。
简单来说,我们的神经就像道路一样遍布全国,周围神经在肢体的走行过程中会穿过一些狭窄的间隙,像高速公路穿过一个个山谷和隧道,其活动空间会受到明显的限制。
车辆就像往返在神经中枢和这条神经支配的区域之间的高速路上传递着信息。如果山谷和隧道变得狭窄甚至阻断,那么这条高速公路就会出现塞车,信息就不能顺利传递,如果早期不疏通和维护道路,那么塞车就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早期及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治疗办法!
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止治疗、脊髓电刺激、周围神经病变减压术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一旦出现是不会自行好转或自愈的,只会逐渐加重。症状较轻时可到内分泌科就诊治疗,当症状逐渐加重,需要找专门神经外科和内分科医生一起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在肢体的6个解剖生理狭窄的关键点进行微创手术,做周围神经减压,可以有效预防如手足溃疡和肌肉萎缩等症状的加重,改善麻木、疼痛等症状,降低截肢风险。这项手术叫作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
周围神经减压术则是对拥堵、塞车神经高速路进行道路维修,在肢体生理狭窄处在显微镜下分离、松解压迫神经的筋膜等结缔组织,松解周围神经各自的神经管。
常见生理狭窄位置有:下肢腓管腓总神经、踝管胫后神经、足背腓深神经;上肢腕管正中神经、肘管尺神经等。
周围神经减压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结合现代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及神经电生理技术,手术创伤小,手术并发症风险小,感觉障碍恢复率高,下肢感觉障碍的恢复可有效预防溃疡和截肢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
【2】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
【3】李全民,吴海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与检查方法评价[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1):705-708.
科普医生
-End-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点击图片查看原文▲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