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竞速60小时】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完成第二例ECMO病人救治
日前,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和多学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月前入院时生命垂危的吴先生健康地步行出院了!吴先生向医务人员致以感谢并赠送锦旗,“感觉良好,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感谢医生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持续60小时的ECMO生命支持治疗及时、高效,让他得以康复且没有任何后遗症。
据悉,这是我院全程独立完成、成功救治的第二例ECMO病人,此次ECMO生命支持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包括ECMO技术在内的重症救治手段日趋完备与成熟,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得到了跨越式提升。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晚泉表示,目前三水区人民医院已成立全院ECMO团队近2年,团队成员24小时*7天全天候待命,可随时启动并完成应急救援,为三水以及周边区域广大危重症患者服务,能最大程度地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和机会。
男子心脏骤停,医院紧急救治
一个月前,吴先生因出现反复“晕厥发作”症状到三水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医生立即告诉吴先生这个病情很危险,随时可能致命,需要住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住院后第三天,吴先生再次晕厥发作并失去了意识,突然晕倒,并出现长时间心跳骤停,难以恢复自主心跳,心血管内科当班医护人员立即对他展开救治。
“经过近2个小时的胸外按压、持续高质量心肺复苏,同时给予大剂量多种升压药物联用维持血压,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心跳。”李晚泉回忆,恢复自主心跳的吴先生情况仍极不稳定,随时有再次出现心脏骤停的风险。
患者恢复自主心率后,心血管医生通过快速评估及紧急处理,创造条件对患者进行心脏冠脉造影术。术中排除了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血管性疾病,但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心功能急剧下降,医生紧急为患者置入了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循环,但患者的危重病情并未得到遏制。
启动ECMO支持,挽救一线生机
回到心血管内科CCU心脏监护室后,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好转迹象。虽然医护人员开展了积极救治及强有力的支持治疗,不断加量多种血管活性药物,但患者血压仍难以维持,病情危在旦夕,心脏随时可能再次停止跳动。“虽然三种升压药已用至极量,患者的血压一直难以维持在理想范围,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患者几乎没有生还机会。”在这一情况下,李晚泉带领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和讨论后,一致认为需要立即启用ECMO治疗,患者才可能有一线生机,此时ECMO对于患者来讲,可以说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当天晚上,李晚泉立即带领ECMO医护团队,亲自上台,快速反应,40分钟就顺利完成了ECMO的上机并正常运转,替代病人的心肺功能,改善循环和氧合,终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
在联合应用呼吸机、IABP、ECMO、CRRT(持续性血液净化)和心脏起搏器等支持治疗手段后,患者生命体征日趋平稳,心功能也逐渐好转。ECMO运行60小时后,病情明显好转,通过严格评估,已具备撤离ECMO条件,李晚泉再次带领团队上台,通过徒手压迫止血近60分钟,终于帮患者顺利撤离了ECMO管道和机器。尽管撤机后患者又出现了小脑出血并发症,但在神经外科、输血科、血液内科以及重症医学科(ICU)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下,及时开颅清除血肿,后续通过一系列康复支持治疗,患者彻底脱离了生命危险,直到11月8日在心血管内科病房成功康复、步行出院。
据了解,该患者一年前在家已经发生过多次突发晕厥,当时他在短时间内能够自行恢复,所以并没引起重视,近期又发生多次晕厥于是决定入院治疗。后来医生询问得知其家族成员也出现过突发晕厥并猝死的情况,结合相关医学资料,医生判断其患有遗传性的原发性心肌疾病,容易导致发生晕厥、心脏骤停甚至院外猝死。医生提醒,市民在日常若发现自己有身体不适,比如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一定要及早到大型三甲综合医院进行专科检查,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并按时服药。
来源:南方日报、三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