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医药(民族医药)“甲秀”国际论坛在贵阳顺利召开
2022年11月11日-13日,由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省中医医院)、通用医疗三〇〇医院(贵航贵阳医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医药(民族医药)“甲秀”国际论坛(The3rd"JiaXiu"InternationalForum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EthnicMedicine〕)在贵阳顺利召开。
此次国际论坛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的支持。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担任名誉主席,贵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杨柱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唐东昕教授,贵州中医药大学痔病研究中心主任曹波教授以及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远华教授担任执行主席。论坛由特邀报告、专题讲座、分论坛学术交流、青年论坛四个版块组成,内容涵盖肿瘤、肛肠、脑病三个方向。应省疫情防控要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论坛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国家以及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有高度、有深度的学术盛宴。
12日上午,会议邀请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做特邀报告,其《贵州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以贵州中医药的发展历史为线,并以水为例,提出学中医要悟,其对“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水入容器,方圆自现”等观点的高度理解令人拍手称赞,刘大师还提出了对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建议和殷切希望,这对于我们今后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让我们对中医药民族医的未来充满了极大信心。此外,上午论坛还邀请了杨柱教授、李萍萍教授、于永铎教授、周莉教授做专题讲座。
12日下午,分论坛学术交流分别进行,肿瘤分论坛邀请贾英杰教授、DavidC.Christiani教授、Hsin-ShengYang教授、李平教授、HwaseungYoo教授、唐东昕教授、林榕波教授做专题学术报告,就肿瘤中医循证学依据、因素、机理研究、免疫、新理论、康复等方面做了精彩的讲解;脑病分论坛邀请了李晋教授、DavidWang教授、PaoloMachi教授、TimoKrings教授、胡跃强教授、武大华教授、吴远华教授、陈康宁教授,陈阳美教授,就脑病相关理论实践、策略思考、专家共识、最新进展、治疗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度的报告;肛肠分论坛邀请了AngeloStuto教授、RolandScherer教授、HughMcGregor教授、JulieHILLY教授、Lohsiriwat教授、李明教授、崔龙教授、石荣教授、邵万金教授、罗新教授、高记华教授、曹波教授、林爱珍教授、谢钧教授、何永恒教授、冯文哲教授、张卫教授、李绍堂教授,就肛肠学术学科前沿建设、结直肠癌、复杂性肛瘘、便秘等多种疾病的诊治策略以及直肠阴道瘘专家共识、指南解读进行了深入探讨。分论坛除全方位、多视角展示了三个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外,还邀请了专业领域嘉宾进行了深度的点评和指导,极大地增加了论坛的专业性和精彩性。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下一代的青年人是未来的主力军。为促进青年人才迅速成长,展现青年的风采,大会13日召开青年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们围绕本专业领域重大疾病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经验交流,各种观点不断碰撞,充分展现了青年学者们积极向上的学术态度和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专研精神,本次国际论坛也在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宣告落幕。
党的二十大提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贵州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也强调,要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此大势下,贵州省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要牢牢把握改革发展机遇,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切实做到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并要充分利用贵州民族医药得天独厚的优势,造就贵州特色的健康大省。此次国际论坛为共同推动各国中医药(民族医药)交流与合作贡献了智慧,也将继续为中医药(民族医药)走向世界、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切实造福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供稿:李高
一审:吴文宇
二审:葛从军
三审:唐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