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霹雳!两个娃相继得了糖尿病!母亲后悔万分:孩子还有得救吗?
今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4.22亿人患有糖尿病
每年有150万人死亡直接归因于糖尿病
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
已高达11.9%
且发病日趋年轻化
农村人群患病率快速增长
近日我院接诊了一例
儿童糖尿病小患儿
近日,年仅9岁的胖乎乎的小患儿琪琪跟随家长来到了我院心理营养科就诊。让人惊讶的是,9岁的她来就诊的原因,竟然在其他医院确诊了患有2型糖尿病,还合并有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
接诊琪琪的是我院心理营养科的主任梁烨,看到了琪琪的情况,梁烨也倍感揪心。琪琪母亲告诉梁烨主任,琪琪的姐姐在5岁时被诊断出了1型糖尿病,13岁时更是被诊断出得了精神分裂症。她不希望琪琪重蹈覆辙,并对自己的养育方式做了反省,希望琪琪不要受姐姐所受的苦,并觉得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于是,在琪琪的成长过程中,妈妈事事都依着孩子,不管琪琪想要吃什么,都会尽量地满足。让琪琪妈妈觉得晴天霹雳的是,没想到小心捧着、呵护着长大的小女儿琪琪,也得了糖尿病。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琪琪才这么小,还有救吗?”琪琪妈妈心中百感交集,焦急地咨询梁烨主任。
梁烨
既然问题已发生,焦虑、懊恼也于事无补,必须要积极正视问题,并且用专业的医学手段进行干预,才能解决问题。
得了2型糖尿病也不要灰心丧气,医学上还是有办法的。
对于合并超重、肥胖的糖尿病的病友来说,要想实现糖尿病的逆转,减重是重中之重,并且越早实施越好。
梁烨介绍,临床上儿童糖尿病90%以上为1型糖尿病。往往起病急,部分患儿因感染或饮食不当而诱发。典型表现有口渴、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而儿童2型糖尿病起病缓,患儿往往没有口渴、多饮、多尿、不明原因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只有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患了糖尿病。近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肥胖儿童的发病尤为多见。
2型糖尿病在儿童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小至出生后3个月,多见于5~7岁和10~13岁两个年龄组,发病率无性别差异,目前我国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0.6。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糖尿病家族史、后天营养过剩、活动量少、肥胖等,都是儿童糖尿病的发病高危因素。糖尿病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影响甚大,而且目前的降糖药物都不太适用于儿童,对于儿童而言,预防糖尿病是关键。
儿童糖尿病的管理,需要小儿内分泌专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医生进行联合治疗。而营养科重点关注糖尿病患儿的饮食治疗。
控制热量供给。合理的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人的治疗基础,而摄入的热量要适合患儿的年龄及体重指数。还要考虑到患儿不断生长发育,根据其日常活动量,对其热量摄入进行动态调整。
饮食成分组成。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左右,要以动物蛋白为主;脂肪以植物油为主,占总热量的30%左右,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碳水化合物以大米、谷类为主,占总热量的55%。
三餐分配。一般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三餐之间可加2次点心。平常的饮食中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使糖的吸收缓慢而均匀,从而改善糖的代谢。三餐比例为早餐1/5,中餐2/5,晚餐2/5。
1型儿童糖尿病:重在观察和及早发现。
1型儿童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难以预防。重在观察和及早发现,一旦孩子出现高度可疑症状,要尽早到医院做相关化验检查。
2.2型儿童糖尿病:重在预防。
准妈在怀孕期间需要注意饮食结构,时刻监测体重等指标,不要让宝宝体重增长过多,避免出生后肥胖;注意从小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过量进食、不偏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摄入糖分含量高的食品和饮料,避免身体肥胖,保持正常体重;鼓励孩子多运动,既能消耗多余热量,又可增强体质;如果糖尿病家族史,或宝宝从小是“小胖墩”,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血糖、尿糖,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3.普及糖尿病知识。
让患儿及家长了解什么是糖尿病,治疗目的和原则。
(1)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治疗繁琐的特殊疾病,要鼓励家长和患儿对疾病树立信心,并对患儿进行心理治疗。
(2)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绝大部分在于家庭治疗。这要求家长和患儿学会如何自测微量血糖及尿糖值,学会抽取胰岛素,并学习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
(3)家长和患儿需要了解出现低血糖时的症状,并学会自救的方法。
(4)家长和患儿需要了解预防酮症酸中毒知识及临床症状。
(5)家长需要建立好患儿的生活、饮食记录,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心理营养科设有专业的临床营养科医生、国家注册营养师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营养食谱,帮助患者饮食无忧。
往期文章:
①顺德女童不到7岁竟患上脂肪肝!医生告诫:这些“甜蜜宠爱”会害了娃
②不用再吃水煮鸡胸肉了!试试这方法,夏天不节食照样甩赘肉
③可胖可瘦还可长高!顺德妇幼心理营养科——您身边的塑形专家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心理营养科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顺德区妇幼保健院)临床心理营养科由资深精神心理、营养专家梁烨主任医师担任科室主任,科室聚集了一批临床经验丰富、年轻力强的营养学、心理专业医生,目前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营养顾问1人,主治医师2人,硕士5人,心理治疗(咨询)师大部分为研究生学历。
科室是顺德区政府公共卫生项目顺德区孕产妇心理健康筛查与干预技术指导中心,设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妇幼心理保健中心、妇幼营养保健中心,肠内营养配置中心(筹建中),设有专业的注意力中心,拥有专业的注意力检测和训练系统,专业的评估和训练团队。2022年佛山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心理营养科组建的队伍,在比赛现场表现出色,斩获了团体第二名和两项个人奖,是比赛中获奖最多的团队。
2021年,团队成功干预有自杀、自伤或伤人、杀婴倾向等2568人次。2021、2022年连续2年被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评定为体重管理规范化诊疗示范门诊。2022年入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互联网+围产营养门诊规范化建设项目”试点单位。
临床心理营养科主治聚焦孕产妇身心健康促进、青少年心理成长、厌学、学习困难、专注力问题、两性婚姻关系、亲子家庭关系、小儿多动症、失眠、不孕不育心理问题等;对生长发育偏离(如肥胖、营养不良)、早产低体重儿童、厌食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贫血、微量元素缺乏症、消化不良、早产低体重儿童、厌食症、铅过量等给予诊断和治疗,各种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痛风、高血脂症、维生素D缺乏等)的个性化营养治疗食谱定制、儿童非药物助长高个性化食谱定制、减重个性化食谱定制、各种儿童营养辅食、治疗膳食、月子餐、保健养生、提升免疫力、延年益寿等领域,提供专业的心理学、营养学治疗与咨询服务,开展VR放松训练项目、学习能力与注意力训练项目、互动放松训练项目、团体音乐放松项目以及VIP减压项目以及智能运动放松项目、人体成分分析。
撰稿:心理营养科;海报制作:健康促进科;编辑:皑茵;编审:欣英、卢敏;审核:汪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