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瑰宝 浩如烟海 文明精粹 薪火相传
贵州省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贵州省中药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药药事管理质量控制研修班会议圆满举行
2022年11月04日至05日,由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贵州省中药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贵州省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承办的《贵州省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贵州省中药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药药事管理质量控制研修班会议》在贵阳顺利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举行。贵州省药学会理事长孙义军、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处长张龙、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郑曙光教授,贵州省中药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以及贵州省药学会药学会中药专委会成员等50人出席了线下会议,同期四千余人参加了线上直播学习。会议由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李玲主持。
张龙处长向参会的各位专家和代表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对全省中医药事业繁荣创新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成功召开,会议提出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给予新的要求和更高期望。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中西医并重,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把握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原则;结合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定信心,勇挑中医药发展重担。我们作为贵州省中医药事业的参与者、见证者,心潮澎湃、豪情满怀,面对未来,我们要有信心、有能力挑起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精髓的重担,为贵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郑曙光书记对到会的各位专家教授表示欢迎,他指出:9月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贵阳,贵州中医药专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精准抗疫,最终取得胜利。作为贵州省中医药事业的排头兵,医院派出259名核酸采集队员、37名支援方舱医院队员以及17名支援毕节院感专家。我们闻令而动,向险而行,连续作战,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疫情防控一线贡献了我们中医人的力量,为贵阳、毕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迎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将集中力量,发挥资源优势,搭建中药药事管理质量控制在中药临床应用中的交流平台,着力于为中药技术人员提供中药质控的思路和方法,保障中药质量和用药安全,为全省中药药事质量控制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李玲教授、主任药师罗君教授、副主任药师胡万福、副主任药师万明香、制剂研发中心副主任药师范东生及黔东南州中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王文春等专家们从“中药饮片的重点养护”、“常用根茎类饮片的辨识与使用”、“黔东南州常用苗药的使用与维护”“常用贵细中药饮片的辨识”、“以'酊剂'为例探讨医院传统制剂研发思路”、“常用中药的养护”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报告分享。充分阐述了中药的辨识、养护、医院制剂研发等在中医诊疗中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保障医疗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扎扎实实推进中医医疗服务迈向高品质。经验交流学习中传递出了中医药人努力奋进、勇挑重担、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精神。
文明精粹,薪火相传。如今,中医药已成为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以独特而显著的优势,为维护和促进人民生命健康,贡献源源不绝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中医药改革发展,引领中医药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入新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二十大的春风吹来中医药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劲力量,每一次学术交流都是前进创新的阶梯,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定中医自信,交流学术经验,拓展科研思维,提高临床疗效,传承并弘扬中医药文化,发挥中医药特色,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中医药瑰宝的薪火传承增光添彩,为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做出积极的贡献。
供稿:刘安莉
一审:李玲
二审:葛从军
三审:唐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