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高龄禁区!我院成功为91岁卒中老人脑血管取栓
近日,我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成功为91岁高龄患者实施急诊脑血管造影+取栓术,及时开通了患者血管,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并再次证明了高龄并不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禁忌症。
此前,91岁的杨大爷在家突然说不出话来,还伴随着右侧手脚不能活动,家人发现后立即将杨大爷送到我院急诊卒中中心。卒中团队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完善抽血、头颅CT等检查,确诊杨大爷为急性缺血脑卒中(急性脑梗死)。由于发病时间尚短,属于静脉溶栓时间窗内,经与家属沟通并获得同意后,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立即为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同时联系神经介入团队及介入导管室人员提前就位,为进一步桥接治疗(静脉溶栓+动脉取栓)做好准备。静脉溶栓治疗后杨大爷症状无改善,神经介入团队对其紧急进行了脑血管造影后考虑为左侧颈内动脉(大血管)闭塞(下图)。
大血管闭塞患者死亡率、致残率高,及时开通闭塞血管,能够挽救部分脑细胞免于坏死,改善患者症状。但高龄患者血管迂曲,路径困难,取栓器械不易达到闭塞血管,这对神经介入团队的医师来说是个挑战。在介入医生向家属详细地说明了造影结果、手术难度及开通闭塞血管的风险、益处后,最终,家属决定进行闭塞血管再通术。在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导管室团队的通力协作下,仅40分钟就将堵塞在杨大爷血管内的血栓取出,将闭塞的血管成功开通,恢复了血流。
血栓取出后,杨大爷很快便恢复了肢体和语言功能。作为我院神经介入卒中团队取栓的最高龄患者,杨大爷能如此快速开通血管,这在省内是屈指可数的,主要得益于神经介入团队的精湛技术、医护人员的通力协作以及家属的信任与配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桥接治疗(静脉溶栓+动脉取栓)及发病24小时内大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目前已写入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同时国内外的多项研也究表明,高龄(≥8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同样可从取栓治疗中获益,随着取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领域中的地位逐步得到认可,在临床上也将遇到更多的关于取栓治疗抉择的问题。对于符合取栓条件的高龄患者,建议行取栓治疗,取栓(血管内治疗)不应被人为地设置年龄的上限。
脑卒中科普
脑卒中科普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两大类。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脑卒中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易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个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对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救治一定要尽早开始,越早开始救治(包括溶栓和介入干预),患者获益就越大,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后遗症。如果由于其他原因而耽误了黄金救治时间,往往会产生严重后果,可能导致肢体瘫痪及其他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脑水肿、脑疝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脑卒中是一种危害大、救治时间要求高的疾病,无论是否处于疫情期间,都应该在发病后的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及时救治。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发病4.5小时内,甚至是6小时内,经评估无溶栓禁忌后,建议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如何对脑卒中进行早期识别及处理,请牢记以下几点: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是国家首批优秀神经介入建设中心,在急诊科专门设置有卒中中心,快速便捷的脑卒中绿色通道,24小时在线的溶栓、取栓介入团队(同时配备3间先进介入导管室),24小时运转的先进影像设备,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先诊疗后付费,优先诊疗),保障脑卒中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做到“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留一张病床”。
海南医院院第一附属医院卒中中心24小时急救电话(17384946120)
文/神经内科李威陈运仰黎昌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