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诊疗】勇攀乳房重建高峰 多学科助力引领乳腺疾病治疗新格局
近日,山东大学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在多学科诊疗助力下,顺利开展多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即刻乳房重建术及腔镜皮下腺体切除联合假体植入即刻乳房重建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前沿、高质量医疗服务。
张女士(化名)是一名支援抗疫医疗队的白衣战士。支援期间,张女士无意中发现了乳房硬块,支援任务结束后,张女士找到了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王斐。“肿瘤比较大,不太放心”。这是乳腺外科医生面对高度怀疑乳腺癌的病人时常说的一句委婉的话。随后完善的专科检查和穿刺活检,证实张女士的硬块的确是乳腺癌。
副院长余之刚带领的乳腺外科团队随即联合肿瘤防治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病理科等科室组织了多学科会诊(MDT),为张女士制定了精准、个体化的全程治疗方案及适时的心理疏导。考虑张女士肿瘤体积较大,多学科团队建议先行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治疗。
在6周期的术前治疗顺利完成后,张女士肿瘤缩小也非常明显。张女士又面临了手术方式的选择:是不是适合保乳?不适合保乳的话必须切除乳房吗?可以做乳房重建吗?假体重建还是自体重建?针对张女士的情况,乳腺外科再次组织了MDT讨论,考虑初诊肿瘤体积较大并伴散在钙化,张女士不适合保乳手术。结合其本人意愿,多学科团队制定了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I期乳房重建的手术方案。历经8个小时,余之刚和手外科/足踝外科副主任医师曹松华带领的多学科手术团队,在麻醉二科与第二手术部的通力协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检查显示,经过术前治疗,显微镜下张女士体内已没有肿瘤残留,获得了可遇不可求的病理完全缓解(tpCR)。张女士也以她坚韧的毅力经受住了考验,重建的乳房外形自然、理想,也没有明显并发症,术后9天后顺利康复出院。
DIEP手术技术难度高,被视为乳房重建领域的珠穆朗玛峰。该手术需要切取游离组织瓣并进行异位血管吻合,对手术者的基本功及心理素质都有极高要求。但与传统乳房重建手术方法相比,DIEP不破坏腹部肌肉及腹壁深层结构,从而显著降低了腹部并发症和不适感。同时,使用患者自身的腹部脂肪作为再造乳房的材料,能同时起到腹部减脂的效果。
难度高方能彰显技术水准,自2020年起,山大二院乳腺外科在余之刚的带领下,在山东省内较早开展了DIEP乳房重建术,目前与手外科/足踝外科默契合作,已顺利开展数十例手术,均取得了理想效果。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山大二院在DIEP乳房重建手术领域均已进入了国内先进行列。
目前,乳腺癌治疗效果不断改善,即很大程度得益于术前治疗、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及全程治疗理念与实践,而这些诊治过程涉及多学科联合。为此,乳腺外科每周一、周三开展多学科讨论(MDT诊疗),与肿瘤防治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病理科、手外科/足踝外科在精准诊断、综合治疗方案制定、疗效评估、围手术期管理等多方面通力合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同时科室参照欧洲乳腺癌专科学会乳腺中心建设标准,始终坚持“防治结合,修复健康的美丽;还汝完乳,塑造自信的人生”的宗旨,致力于提高乳腺癌保乳、重建手术比例,在保证乳腺癌患者肿瘤治疗安全的同时,尽最大可能保留女性的身体美及心理健康。近年来,乳腺外科已常规开展保乳整形手术、腔镜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术等微创手术,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极大提高了患者治疗满意度,真正促进了乳腺癌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双重康复。
“治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医护团队将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在生理和心理上,提供规范、温暖的人性化服务,为广大女性的乳腺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于理想审稿:王斐来源:乳腺外科编辑:林雨责任编辑:王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