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90倍!我院引入胃镜界的“柯南”
火眼金睛的放大胃镜+穿透功能的超声胃镜令冼阿姨的胃部病灶无所遁形
冼阿姨很是苦恼,平日里无不适,最近只是例行胃镜检查一下,竟被发现胃体有个病变:扁平隆起灶待查,不免心里一震,这是得了癌症了吗?顿时冼阿姨的整个家庭都笼罩在阴影下!冼阿姨想不通:我平时没有不良嗜好,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心地也善良,为什么会这么不幸啊?
我院消化内科的张慧副主任医师安慰道:“先不要担心”,然后认真查看了冼阿姨的胃镜检查结果,考虑病人是胃体中下部大弯侧的一个扁平隆起灶,表面光滑,质软,背景黏膜为非萎缩、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白光下初步考虑为息肉、良性腺瘤或炎症增生,初次胃镜检查取病理检查提示炎症。当即决定先为其行放大胃镜检查,然后使用超声胃镜检查来进一步明确病变深度。放大胃镜观察病灶,见表面无明显边界,黏膜呈腺窝状结构,未见不规则表面微细结构及微血管结构。超声胃镜见病变为黏膜层来源的低回声病变,黏膜下层以下结构连续完整,边界清晰。经过一系列检查,以及病理结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进一步验证了洗阿姨的胃部病变为黏膜层炎症病变或息肉。
由于明确了该病灶为良性病变,张慧副主任医师建议冼阿姨定期复查及择期行内镜下相关治疗就可以了。冼阿姨一家又回到了往日平静的生活。
据悉,放大胃镜检查诊断系统目前在我院已投入使用。这项新检查技术的成功开展,为提高早癌诊断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也使得我院在消化内镜NBI(蓝光染色)放大研究方面有了跨越性发展。
科
普
时
间
问:放大胃镜的适宜检查范围?
(图为放大胃镜成像)
健康体检中发现胃癌相关肿瘤标志异常升高而普通胃镜检查未能发现明确病变,需进一步检查确诊或除外胃癌的患者。
2
普通胃镜发现的胃内微小病变,高度怀疑癌前病变或早癌,但活检没有证实的病例。
3
病理已经证实为癌前病变或早癌的病变,通过放大胃镜检查能够评估病变的分化程度、病变范围、可能浸润的深度等。
3
重度萎缩性胃炎或伴有重度肠上皮化生,需要对整个萎缩部位进行精查时。
5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等具有胃癌高风险的患者。
6
各种类型胃溃疡病变,尤其是表浅溃疡的患者。
7
长期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经多次治疗难以根治的患者。
问:放大胃镜的优势?
1
通过放大胃镜结合无痛胃镜检查不仅可以让患者舒适地完成胃镜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较早的胃癌与癌前病变,大大提高早癌的检出率,还可以同时进行电子染色内镜等检查,使病灶观察更加细致入微,从而判断是否癌性病灶、癌的侧向浸润范围、垂直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无镜下治疗指征等。针对发现的胃癌前病变及部分早癌,可以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ESD)的手段达到治愈,而无需切胃或开腹手术,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愈后及生存质量。
2
放大胃镜是目前国际上受到公认且最为行之有效的上消化道早癌检查方式,对于提高食管癌和胃癌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节约医疗成本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问:超声胃镜有什么优势?
(图源:百度图片)
超声胃镜头端的高频率超声波探头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胃肠道肿瘤的大小和范围,在判断胃肠道肿瘤侵犯深度方面相较于普通CT或核磁共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
可以有效发现食道、胃肠黏膜下(内皮下)的病变:比如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间质瘤等,并且测量大小和尺寸。
2
超声胃镜可以“透视”内皮下组织或管壁外的情况,从而帮助判断胃镜或肠镜检查时隆起病变的原因或性质。
3
超声胃镜头端的小型超声波“雷达”探头,可以“实时且直观”地穿刺食管或胃肠黏膜下病变,附加了病理活检的功能。
4
超声胃镜除了可以从形态上大致判断病变的性质以外,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超声波引导和监视下经过食管壁、胃壁或十二指肠肠壁以最近的距离和相对最安全的方式对病变进行细针穿刺,获取黏膜下病变的细胞和(或)组织做病理检查,从而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质。
5
超声胃镜还可以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癌、淋巴瘤)进行分期诊断,以判断肿瘤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肿瘤进展的程度,从而制定更精准的相对应的最佳治疗方案,对肿瘤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6
超声胃镜还可以查看较小的(例如直径1厘米以下的)转移性淋巴结。普通的CT或核磁共振检查很难发现,即便PET检查有时也很难鉴别淋巴结的良恶性。
7
还能对食管和胃肠管壁外邻近的可疑淋巴结进行精确的“近距离”细针穿刺,以获取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从而更好地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是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良好补充。
问:超声胃镜的适宜检查范围?
1
患有胃肠道粘膜隆起性病变,需确定起源及性质。
2
断消化系肿瘤的侵犯深度并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
3
患胆、胰肿瘤,需进行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
4
显示纵膈病变。
5
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栓塞的治疗效果。
6
判断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6
需引导穿刺活检获得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的患者。
3
需要引导置管引流、肿瘤消融及神经节阻滞等介入治疗的患者。
问:胃镜?放大胃镜?超声内镜?我到底要做哪个呀?
专家提醒您:如何选择检查还需要根据病情具体咨询专业的消化科、消化内镜医生,甚至是超声内镜医生。
中山市中医院编辑部
二审:刘卫红
三审:肖小华
上一篇:2023年“博爱康”开放投保啦!
下一篇:外用药使用有讲究,你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