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勠力同心】站稳人民立场,全员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在线挂号不用等
智慧方便便捷
点击下方进入
点击下方进入
医院专家介绍
<左右滑动查看>
“1029”疫情突至,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根据市委市政府、市新冠疫情指挥部的迅速部署,我院上下高度重视、院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全体医护人员主动作为、勠力同心,深入蓬江区各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点,扛起逆行守责的责任担当,用坚守和汗水诠释初心使命,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汇聚党员硬核力量,站稳人民立场,用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初心使命
10月29日,区疫情防护指挥部发布通告,环市街道里村社区凤山水岸二期与白沙街道甘化社区划为临时管控区域。当天我院立即凝聚力量,号召居住在各管控区的人员,组建“临时医疗队”,保障管控区内市民的生命安全。我院抗疫临时党支部成员,副院长闫志兵首当其冲,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甘化社区临时医疗组人员(闫志兵,纪鹏,胡金龙,付齐好,梁婉婷,陈秋梅)、西江华府临时医疗组人员(闵文峰、梁贵深、丁满娇)、凤山水岸二期临时医疗组人员(邓自享、朱艳雯)等人遵循上级领导指挥,坚守岗位,出色完成了各单元的医疗救助服务。
其中,身为高风险区核酸采样队队长的梁永平医生,每天带领队员完成凤山水岸二期8幢160多名住户的核酸采样工作。据悉,这已经是梁永平第三次参与到高风险区工作了,他说道:“疫情不退,我们就不退。作为一名党员,我义不容辞,这也是每一位二院人的担当作为。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治好它,愿疫情早日散去。”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
上下同舟,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更没有旁观者
在“临时门诊”内,朱艳雯医生正忙碌地接诊,短短一个上午,朱艳雯已接诊了近20个病人。除了应对到“临时门诊”就医的群众,朱艳雯还要处理群众的电话咨询和线上就医诉求,为不便出门的居民进行上门问诊。直到中午12点换班后,朱艳雯才抽出时间陪伴三岁大的儿子。“儿子生病了我也很担心,每天出门他都抱着我大腿不让去,说妈妈我想你陪我,但是作为医生,在紧急时刻挺身而出,尽自己所能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责任所在。”朱艳雯说道。在每一次面对疫情防控考验,我院的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行政后勤人员、志愿者等,都做到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逆行出征,她们的家庭在背后默默支援,用真诚理解和无私奉献给予这场战役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
▽
▽
“二院”精神,越是艰难越向前
随着蓬江区相继出现更多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区内黄码人员激增,多个社区街道进入管控状态。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与保障管控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蓬江区新冠疫情指挥部部署开展了多天区域免费核酸筛查,这期间我院共派出452名医护人员,肩负30个固定核酸采集点与近50所学校的核酸采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中医科多名科室成员主动承担核酸采集点队长工作,负责统筹现场队伍人员调配,每天为上万名市民完成核酸采集。科室主任邓盈军和护士长陈萍更是连日来科室与采集点往返,每天工作十多小时。他们面对高强度工作毫不退缩,体现了“二院人”危急时刻展现担当,越是艰难越向前的精神。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
▽
▽
不漏屋、不漏户、不漏人,“洗楼式”清仓把关
9月-10月,我市连续散发多例新冠肺炎疫情病例,面对突增的密接、次密接人员,为真正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扫楼队在10月已完成入户采样三千多户。负责统筹入户核酸采集工作的队长徐娜表示,需要入户采集的对象一般相对分散,且多是重点管控人员,实际的工作难度和风险要比集中采集的更大。“‘扫楼入户’工作很多时候要进入老旧居民楼,那里没有电梯,灯光昏暗,楼道狭窄,大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经常半天就爬30多层楼,是一项极度考验体力、耐力和沟通能力的工作。每天最舒心的时候,就是完成工作后,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的一刻。”徐娜说道。
“疫”时间
“疫”时间
医护铁军
医护铁军
定当尽锐出击
定当尽锐出击
虽然再次摁下了暂停键,但每一天我们都在见证,奔走、坚守、有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每个人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我们的城市,让我们来共同守护!
撰稿:曹昆恒
长按二维码
获取我院
导航定位
上一篇:柿子大量上市,医生教你健康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