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救治 协作诊疗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血液科救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重度出血性膀胱炎患者
近日,吉大一院血液科联合泌尿外科、介入治疗科、输血科、第三手术室、麻醉科、超声诊断中心成功救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重度出血性膀胱炎患者。
出血性膀胱炎不是异基因移植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血,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因膀胱持续出血、尿道梗阻会危及生命。Ⅰ—Ⅲ度的治疗主要以水化、碱化、抗病毒治疗为主,多数患者均可好转。
患者为60岁女性,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组),6月27日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女供母),移植过程顺利,血象顺利恢复,白血病持续处于分子学阴性状态,无重症感染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患者移植后68天,因出血性膀胱炎再次返院。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并持续膀胱冲洗,治疗5天后,患者出现尿道梗阻,出血性膀胱炎Ⅳ度,血红蛋白24小时内由83g/L降低48g/L,血小板需要外源性输注,反复疏通尿管、更换尿管仍无法保持膀胱冲洗通畅,内科保守治疗失败。
血液科主任高素君带领移植组医生会诊,确认膀胱镜止血治疗为最佳选择方案。副教授刘晓亮立即与泌尿外一科副教授胡敬海沟通、交流治疗意见,胡敬海在全天手术已排满的情况下决定为患者行急诊手术。当日15时,患者进入第三手术室,行膀胱镜血块清除、膀胱镜电凝治疗,手术历时1个小时,术后持续膀胱冲洗,冲洗颜色正常。
术后第4天,持续膀胱冲洗颜色再次加深,膀胱超声可见膀胱内凝血块。经多学科会诊,介入治疗科考虑血管栓塞不能达到有效治疗的作用,且有发生膀胱坏死的风险。泌尿外科考虑患者短时间内再次手术,是否能达到有效止血未知,且有发生穿孔的风险,危及患者生命,建议继续保守治疗。
术后第6天15时30分,在持续膀胱冲洗状态下,再次出现反复堵管,经冲管无法改善。患者下腹胀痛无法耐受,家属焦急万分。床旁彩超显示膀胱内可见82mm×69mm不规则回声,考虑患者膀胱内存在大量凝血块。16时30分,血液科再次与泌尿外一科胡敬海沟通,胡敬海放弃下班时间,决定二次急诊手术为患者行膀胱镜电凝治疗。经术前准备,患者进入第三手术室,胡敬海与主治医师毕然、郝元元共同手术,术中见膀胱内巨大凝血块填充,经吸引器吸引出大量凝血块。胡敬海术中精细操作,尽量避免因患者年龄大、病情重、二次手术膀胱壁薄而导致术中膀胱穿孔的发生,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内科继续止血、输注血制品、持续膀胱冲洗、对症治疗,患者尿色逐渐恢复正常,至移植后85天后脱离血制品输注,术后102天拔除留置导尿,血象已恢复正常,原发病稳定,患者康复出院。
自血液科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以来,胡敬海为血液科10余例重症出血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手术干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医院强大的综合救治能力和多学科协作诊疗,每一次团结协作、迎难而上,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都是吉大一院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具体实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好诠释。
来源丨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