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治疗中心成功开展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治疗中心成功开展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术后患者疼痛感完全消失,满意出院。
病例回顾
84岁的女性患者田某某,患三叉神经痛10余年。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疼痛,疼痛区域为右侧耳垂至下颌角和口角区域。疼痛时张口困难,说话进食均受影响,严重影响生活,非常痛苦。经疼痛治疗中心给予“三叉神经微创介入术”治疗后症状减轻。后疼痛间断发作,于疼痛治疗中心微创治疗后好转。入院前1个多月患者右侧面部疼痛加重,以右侧上唇部位为著,间断性过电样疼痛,口服奥卡西平,一次3粒,一天两次,症状略有好转,但洗脸刷牙及咀嚼等均可诱发疼痛,右侧偶有流口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门诊以“三叉神经痛”收入院。
因患者高龄,长期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且经多次保守及射频治疗后症状反复发作,根据患者情况,经科室详细讨论,决定进行一种新的治疗技术: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此手术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患者耐受性好。经过充分沟通,患者及家属欣然接受。术前准备就绪后,在全麻下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术后患者疼痛完全消失,满意出院。
“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52.2,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特点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发作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被称为“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经皮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微创射频治疗术、Meckel's囊球囊压迫术、伽马刀治疗及微血管减压手术等。
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手术方法简单,在X线等影像引导下,将一个微球囊导入Meckel's腔三叉神经的半月节,然后缓慢注入造影剂充盈球囊,形成一个标志性“梨”形,把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神经纤维解除卡压,并通过扩张的微球囊压迫破坏,从而治疗三叉神经痛。
团队介绍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治疗中心成立于2000年,主要开展脊柱源性疼痛与难治性神经痛的微创介入治疗。
治疗疼痛性疾病包括:脊髓型与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难治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会阴神经痛、骨质疏松疼痛、血管源性疼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各种癌性疼痛等。同时开展偏头痛、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顽固性呃逆、肩周炎、腱鞘炎、网球肘、足跟痛等各类疼痛性疾病诊疗。科室特色技术:臭氧、射频、等离子、神经根松解、软组织激痛点、胶原酶溶核、椎间孔镜、鞘内吗啡泵、脊髓电刺激等微创介入技术。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的开展,标志着科室在疼痛治疗领域又迈上新台阶。
来源|疼痛治疗中心
编辑|党委宣传科
投稿邮箱|xck201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