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个月只能坐着睡!华西肺癌中心周清华教授团队成功切除巨大纵隔恶性肿瘤
14岁男孩遭遇巨大纵膈恶性肿瘤,
最大截面直径已超过20cm,
肿瘤压迫右肺几乎全肺不张,心脏严重移位,
连续8个月只能坐着睡觉、不能平卧,
……
一起来看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周清华教授团队联合麻醉科刘斌教授等多学科团队,如何为一位巨大纵隔肿瘤压迫上腔静脉、侵犯心包伴严重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14岁患者,成功实施“纵隔肿瘤切除+右肺中上叶楔形切除+右肺下叶楔形切除+部分心包切除术”。
一
14岁男孩慕名来华西求医
今年年初,这位来自广东的14岁男孩,反复发热于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显示纵隔巨大肿瘤,伴胸腔大量积液、肺转移。
患者先后前往多家医院进行2次穿刺及8次化疗,1月前复查CT提示纵隔肿瘤最大截面“19.6cm×13.1cm”,较前明显增大,心脏及纵隔大血管受压更加明显,且伴有严重的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
图1:A为术前胸部强化CT显示巨大肿瘤;B术中切除肿瘤的照片;C为术后第二天胸部平扫CT显示巨大肿瘤已经完整切除)
年轻的生命时刻受到威胁,患者家属多方寻访,最终通过全国纵隔肿瘤病友群了解到,如此巨大的纵隔肿瘤且与上腔静脉等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的高难度摘瘤手术,华西医院周清华教授团队经验丰富,随后慕名来到我院。
二
紧急收治入院确定治疗方法
患者年龄小,病情危重,周清华教授团队联合院内多部门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将其紧急收治入院。
入院时,患者已8月余不能平卧,呼吸困难明显,且极度消瘦,自患病以来体重已下降近10kg。
更令人担心的是,术前复查CT发现纵隔肿瘤最大截面直径已超过20cm,肿瘤压迫导致右肺几乎全肺不张,心脏甚至被推挤严重移位,若不手术则随时有生命危险。
如此巨大的恶性肿瘤,对患者和医护都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术中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和心脏骤停等情况,术后也可能出现感染、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为此,周清华教授带领肺癌中心MDT团队充分讨论,确定了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围手术期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制定了详尽的应对方案。
三
6小时手术术后12天顺利出院
10月10日,在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等多科精细配合下,周清华教授团队历经近6个小时,成功为患者摘除“27cm*15cm*10cm”的巨大肿瘤。
在完整摘除肿瘤的同时,也尽最大努力保护了患者的心肺功能,为其年轻的生命留存更多可能。术后,患者转入ICU进行密切监测。
图2:术中照片
术后第2天,患者从ICU转回肺癌中心病房,情绪及精神状况良好,除术后伤口疼痛外,无其它不适。在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及监护下,术后第3天,患者下床活动,食欲、精神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能自主体位休息;术后第12天,患者顺利出院。
图3:术后第4天患者、家属与肺癌中心医护团队合影留念
本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