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霜降时节“老毛病”开始发作?试试这款养阴润燥、和胃补肾的养生汤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公众号重新开设【中医药膳】由中医科医师定期为您推出时令汤谱,以及临床常见病的养生药膳,欢迎关注!
本期专家指导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接近霜降时节,
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民间有谚语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这个时节天气逐渐变冷,
身体局部保暖不当
或人体为适应寒冷的刺激
而有所增加的新陈代谢等原因,
使得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的发病增多。
因此防秋燥、防秋郁、防寒
是霜降期间的防护重点。
茶树菇鸭汤
养阴润燥、和胃补肾
【食材】
青头鸭半只、干茶树菇1把、生姜数片、黄酒1~2勺、盐适量、红枣5颗、山药一小段。
【药解】
茶树菇:味甘温,性平。能补肾滋阴、健脾胃、提高人体免疫力。
鸭肉:性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除痨热骨蒸、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中医古籍记载鸭肉可以治疗骨蒸劳热,提示鸭肉具有清虚热的作用。如《本草汇言》:“补虚羸,(治)劳热骨蒸”。体内有热的人,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均可食用鸭肉。外感风寒,脾虚便溏者不宜食用。
做
法
学
起
来
01
茶树菇用温水浸泡半个小时,不要泡太久,在煲汤的过程中,茶树菇会不断吸收汤汁。茶树菇浸泡好要把根部剪掉,然后反复加水清洗几次,彻底洗干净泥沙。
02
新鲜的鸭子剁开,和凉水一起下锅,加入生姜、料酒,大火煮开,水开后关火即可,这个过程可以去除鸭子的肉腥味。
03
焯过水的鸭子冲洗掉表面的浮沫,加入适量的清水没过鸭子,放入几片生姜去腥,放入山药、红枣。
04
半个小时后就可以把茶树菇放进来了,再煲半小时,盐调味即可。
介绍和出诊
中医儿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师从广东省名中医万力生教授,对中医儿科、中医内科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累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有较高的实践水平。
中医儿科专科时间周二、周五上午。
中医科简介
中医科是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一级科室,下设门诊中医科及中医科病区,含中医脾胃病科、中医肝胆病科、中医妇科、中医肺病科、中医痔疮科、中医儿科、男科等特色专病专科。医师队伍构成以中级以上医师为主,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1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研究生学历6人。
中医科秉承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特色理念,依托医院先进的现代医学诊疗设备和技术,坚持中医辨证与现代辨病相结合,针药并重、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开展体质辨识及健康调养指导、针灸、温针、耳针、耳穴压豆、拔罐、中药封包、穴位贴敷等特色诊疗方法。诊疗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肿瘤等各科疾病的中医诊治;中医辨治疑难杂症:痞满、郁病、汗证、心悸、便秘、久泻、呃逆、胁痛、鼓胀、水肿、痹症、萎证、震颤、肥胖、耳聋、耳鸣、头痛、失眠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专科门诊
中西医结合肝病专科门诊
坚持个体化辨证施治,辨证用药配合中医外治、体质调养、养生保健等中医特色手段,“治养并重、养治结合”,治疗黄疸、胁痛、积聚、鼓胀、胆胀等肝胆疾病(各种急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腹水、肝纤维化、肝癌、胆结石、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肝病、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汁酸血症等)。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中医科古欣
中医科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