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血栓可能毫无征兆!身上这个部位痛时就要小心了
血栓是大家经常听到的
一个吓人词汇
血栓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内的幽灵
一旦堵塞血管
会使血液的运输系统瘫痪
其结果是致命的
而且
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
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
99%的血栓没有任何征兆
无论是哪里的血管堵了
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凶手”
——血栓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
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
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
造成细胞突然死亡
■血栓在脑部血管产生会导致脑梗
■血栓在冠状动脉产生就形成心梗
■血栓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与血栓有关的疾病,像心肌梗死、脑梗塞、下肢血管病等,都是血栓对人体造成的严重伤害。
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相对更常见一些,但静脉血栓曾被认为是少见病,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动脉血栓:心梗、脑梗的根源
静脉血栓:“隐形杀手”,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堵在下肢=深静脉血栓
一般发生在下肢的静脉血管,可出现患肢的肿胀、疼痛,在慢性期可能出现患肢的沉重、静脉曲张、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甚至形成溃疡经久不愈等。也有不少病人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成为了隐形的隐患。
堵在肺部=肺栓塞
下肢的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有可能随血流移动,最后堵住肺动脉,形成肺栓塞,造成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命。
身体这三个地方痛
说明你的血管可能出现问题了
胸痛
据统计,我国胸痛病人从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是8个小时,但是有些胸痛靠硬抗往往会导致恶性后果,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如果发生了堵塞、狭窄,心脏供血就会受到限制,缺血严重便会产生胸痛。如果没有及时就诊,可能会迅速危及生命。
那么该如何识别这种可怕的胸痛呢?以下有三种情况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自我感觉疼痛剧烈:九成人的胸痛维持在胸部正中间或者左心前区。
大汗淋漓
疼痛时间大于15分钟:1秒~2秒的胸痛可以观察,一旦疼痛持续时间大于15分钟以上就不要再等了。
下肢活动性疼痛
间歇性跛行:没走多远腿就疼,原来走几千米都没事,突然发现走的路程越来越短了,走了三五百米就腿疼了,堵得越急越疼得厉害。
这种表现提示支配下肢的动脉出现了阻塞,建议及早治疗,防止因完全阻塞造成肢体坏死而截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症状可能提示血管出现问题:
腿脚冰凉或两条腿温度不一样
腿部苍白
下肢丧失感觉,甚至出现腿不能动,这些情况是急性的下肢缺血的表现
肢体疼痛伴肿胀
一侧肢体肿胀,肌肉有压痛,可能提示肢体静脉阻塞,此时千万不要按摩、挤压、乱动,要紧急就医,防止血栓脱落,飘入肺部,发生肺动脉阻塞造成的肺栓塞。
肺栓塞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较急性心肌梗死更易漏诊及误诊,也是长途旅行发生猝死的常见原因。所以,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以防发生严重后果。
血栓更容易找上哪些人?
1、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病患者
2、确诊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的患者
3、老年人、孕产妇、肥胖人群
4、长期吸烟者
5、经常久坐不动,缺乏锻炼或常出差需要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者
6、特定家族病史的人群(如某些遗传性血液疾病等)
7、外伤、手术后卧床,使用特定药物或治疗手段的人群(如长期服用雌激素或避孕药或化疗患者等)
如何
预防血栓?
1、避免久坐
长期久坐不动,最容易诱发血栓。专家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的风险。所以,要远离静脉血栓,运动是有效的防控措施。
2、走路
在预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
3、常吃“天然阿司匹林”
预防血栓,建议食用黑木耳、大蒜、洋葱、绿茶等,这些食物都是“天然阿司匹林”,有清洁血管的作用。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
4、稳住血压
高血压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血压控制得越早,就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
5、戒断烟草
长期吸烟的患者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一支小烟会在不经意间摧毁全身各处血流所经之地,后果不堪设想。
6、缓解压力
加班、熬夜,压力巨增,会使动脉应急性堵塞,甚至会导致闭塞,引发心梗。
医疗新动态,持续关注不掉队!
来源|CCTV生活圈
责编丨梁筠仪
声明:
1.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图文,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
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
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及时联系,联系邮箱:nhyyxc@126.com,我们将予以删除。
4.本文仅为医学科普,不作商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