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骨知乎】中老年人如何选择合适的钙剂?最全攻略来了!
为什么中老年人需要补钙?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根据统计,女性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高出男性六到八倍,特别是绝经后。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增龄有关,也可以说与自然衰老有关,但是并非不需要治疗或没有办法治疗。骨质疏松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而减轻病人的疼痛、预防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虽然不少人都懂得补钙的重要性,但真正补足钙的情况还是很少,经常有人问:我需要补钙吗?
2018年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公布的“全球膳食钙摄入量交互式地图”显示,中国大陆人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为339毫克,不足推荐量的一半,可见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需要补钙的。
如何正确挑选钙剂?
目前市场上钙制剂可分为:
01
无机钙:价格便宜,需要胃酸,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碳酸钙(含40%元素钙),如钙尔奇、迪巧、朗迪等。
02
有机钙:价格贵,不需要胃酸,吸收率高,不易引起胀气及消化不良——柠檬酸钙(含21%元素钙)、钙乳酸(含13%元素钙)、葡萄糖酸钙(含9%元素钙)、醋酸钙(含25%元素钙)、枸橼酸钙(含21%元素钙)。
03
新型钙:乳钙、氨基酸钙
钙质的补充剂实在太多了,常常让我们无所适从。那么到底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钙剂呢?
碳酸钙最便宜,因此是不错的首选。但是它的吸收需要胃酸参与,碳酸钙与胃酸反应后还会释放出CO2气体,引起胀气,若有上述不适,建议先把碳酸钙的食用时间改为饭后(一般建议空腹或睡前食用)。因此像缺乏胃酸、对于胃酸分泌较差、或有在使用胃酸抑制剂者,就较不适合食用,建议可以挑选有机钙。此外,碳酸钙也最容易引起便秘。
有机酸钙尤其是柠檬酸钙,钙含量相对较低,但它吸收性能好,不依赖胃酸,对消化不良的人群更适合。
葡萄糖酸钙代谢产生葡萄糖、醋酸钙辅料含蔗糖,因此不适合糖尿病患者服用。柠檬酸钙可增加肠道铝吸收,服铝剂者禁用。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合并高磷血症,故不能选用含磷的钙剂(如磷酸氢钙),宜选用碳酸钙、枸橼酸钙、醋酸钙,既可补钙,又可作为高磷血症的磷结合剂,降低血磷浓度。
结石患者补钙宜选用枸橼酸钙。因为枸橼酸钙对钙有较强的络合作用,摄入体内后可结合置换草酸钙、游离钙离子和磷酸钙盐等,从而形成易溶于水的络合物,避免钙离子达到超饱和状态后析出结晶从而形成结石。
如果吞咽比较困难,可以选择液体或颗粒冲剂形式。
补钙,并不是越多越好
钙的可耐受最高剂量是2000mg/天,包括了食物和补充剂中的钙。补钙期间,应每3个月检测1次血钙和尿钙浓度,如发生高钙血症应停药;尿钙增加则需减少钙剂剂量。
钙剂可以联合维生素D服用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我国相关指南推荐普通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可为800~1200IU/天。
如何促进钙吸收?
虽然能通过食物、钙剂等渠道补钙。不过,我们还需要一些钙的“助推剂”,让它们从内到外,更好地促进钙的吸收。
1
寻找补钙的盟友
有食物会赶跑钙,自然也有食物受钙的偏爱,比如:
●维生素D:鱼肝油、蛋黄、深海鱼类等食物富含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尿钙流失。
●维生素K:西兰花、油麦菜等叶片颜色深的蔬菜,富含维生素K,促进钙沉积到骨骼中,提高补钙效果。
●镁:镁相当于钙的“搬运工”,能将钙均衡分配到骨骼中,增加钙的存留量,如坚果类食物富含镁。
2
动一动,多晒太阳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平时多做户外运动,有助于新陈代谢、促进骨骼生长,减少钙质丢失。跑步、爬山、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建议大家在早上十点、下午四点时,可出门晒晒太阳,因为人体90%的维生素D是通过晒太阳获取的,晒太阳对促进钙吸收有利。
四川省骨科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
ABOUTUS
综合内科、重症医学科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重点科室,担负全院内科疾病患者、危急重症患者的诊疗及医院预防保健工作。科室采用内科、重症医学科一体化管理,重症患者序贯治疗。骨折合并内科疾病采取“一体化”综合治疗,做到内科、ICU、骨科、康复无缝连接,减少病人转科转院的不便。有力地保障了全院重大、疑难、复杂手术的顺利开展,规避了医疗风险,为全院危重病救治提供了平台,起到了为骨科“保驾护航”作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研科研课题16项,其中省部级3项,厅局级6项,参编专业论著4篇。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主治医师及医师等专业技术人员11人.
科室地址:武侯院区第一住院部5楼;联系电话:028-87033597
易松
副主任医师,内科副主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药研究会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急救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2项、国家卫健委立项课题1项、四川卫计委立项课题1项、院内课题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编专业著作2部。
秦志均
主任医师,ICU副主任
四川省中医重症专委会常委,
四川省中医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麻醉专委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委员。
主治:擅长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外急救与管理,熟练掌握重症相关理论与相关技能,对多发创伤、重症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等危重症的救治有丰富经验。先后主持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历年来撰写论文20余篇在核心期刊发表。
索钢
主任医师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中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中医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老年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老年医学会全科专业学组成员,
四川省老年医学会胸痹(冠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3部。主研科研课题5项,其中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四川省卫生厅2项,四川省干保课题2项,院内课题1项。
院训——怀贤、敬业、求实、图强
愿景——病员满意,职工幸福
投稿:内科张华
审稿:依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