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式降温带来上升式发病丨专科医生提醒气温变化时需防范心脑血管疾病
10月7日起,在两股冷空气作用下,我市气温下降6℃~8℃、局地下降10℃。不少市民感慨,这样的跳水式降温,让人感觉如同一夜之间从盛夏进入深秋。气温剧烈变化,也让心脑血管疾病有了可乘之机。
为何气温变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就会升高?广西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谢成琴从专业角度给出了解答。
谢成琴
现为中国医师学会广西高血压分会委员、柳州市胸痛中心质控委员会委员、柳州市胸痛单元建设核查组成员。曾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学习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取得冠脉介入诊疗资格。擅长冠心病介入、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疗,对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经验丰富。
谢成琴介绍,气温降低时人体血管会发生收缩,易导致血压升高、血液黏度增高,加重心脑血管供血供氧负担。血管适应性较差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容易患上心梗、脑梗等疾病。如果市民发现自己或他人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一定要重视,这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信号。
谢成琴提醒,要想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在气温骤降时发病,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广大市民特别是调节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务必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做好头颈部、腹部和脚部保暖。户外运动可选在中午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
2
做好健康监测。高血压、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换季时务必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及时做好相关健康指标监测,如有不适务必及时就医。
3
保障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过度熬夜、过度劳累和超量运动,会使心功能负担加重,心肌供血下降。人在大怒或大喜时都会处在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的状态,加重心脏负荷。因此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作息规律和清淡饮食,注意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平和的心态。
内容转载自《柳州日报》
广西脑科医院
预约电话:0772-3177211,0772-8251023(周一至周五8:00-12:00;14:30-17:30)
胸痛、卒中、急诊电话:
0772-3115159
心理援助热线:
0772-3136120
医院网址:
http://gxnkyy.com
医院地址:
柳州市鸡喇路1号
乘车指南:
市内乘4路、9路、16路、21路、23路、65路、快5路公共汽车均可到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在线预约挂号及缴费查询。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订阅号
获取医院动态及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