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节后综合征”来袭丨专家支招助你恢复满满元气!
国庆7天假期结束了,不少人患上了“节后综合征”。“节后综合征”究竟有哪些症状以及如何预防与应对,广西脑科医院心理科二病区主治医师黄海琪,为您支招。
黄海琪
国家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毕业后一直从事精神心理科临床工作。2018年到北京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专项研修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研修期间参与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擅长诊断治疗成人及儿少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学习困难等多种精神心理疾病,诊断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康复指导,并运用应用行为分析指导儿童问题行为管理。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放假本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为何会有人患上“节后综合征”呢?“节后综合征”的具体表现有哪些?黄海琪介绍,“节后综合征”主要是人们在长假之后出现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现象,比如作息紊乱、焦虑烦躁等。
壹
/生理方面
其中,作息紊乱是指在放假期间一些人晚睡晚起,而假期结束后无法回归正常的作息,便造成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导致工作、学习精力不济。除此之外,在生理上还会出现食欲不佳、身沉力乏等现象。
贰
/心理方面
在心理上,人们会由于假期前拖延的工作没有完成,假期结束返工后新的工作又不断堆积,从而陷入焦虑的情绪中。学生也会因为学习计划没有如期完成而烦躁不已。
黄海琪说,“节后综合征”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人们在放假期间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假期结束又要重建规律,从而产生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紊乱,便形成一种“病症”。因此,“节后综合征”一般会出现在放假状态和非放假状态区别特别大的人群中,并非人人会有。
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
黄海琪表示,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在假期里不让自己的生活规律和节前有太大的变化,包括作息时间、饮食运动等方面。
壹
/作息时间
如放假期间,可以适当延后起床时间,但不建议白天长时间卧床,即使看电视或玩手机也应到光照充足的房间坐着进行,让身体有“醒过来”的感觉;夜间减少电子屏幕光线对眼睛和大脑的刺激,有助于缓解入睡困难。
贰
/饮食运动
在饮食上,假期里吃的食物与日常所吃食物也不宜相差太大,比如平日饮食清淡的突然进食大量油腻辛辣食物,或暴饮暴食和刻意节食等,都有可能引发胃肠蠕动的紊乱,导致胀气、腹泻、便秘等不适;鼓励大家假期期间多进食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和粗粮,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减少节后胃肠不适带来的精神负担。适当进行娱乐放松,可以避免节后的临期焦虑。
如果国庆假期前几天生活规律已被打乱,那么就要充分利用好假期的最后两天。黄海琪建议,假期的最后一天,要让身体处在模拟工作的作息状态,可以进行散步、游泳等运动,或是阅读书籍放慢内心的节奏。
同时,黄海琪也提醒迫切进入工作状态的小伙伴,不要逼迫自己立即进入高速运转的状态,因为这样反而容易造成焦躁不安。可以将工作内容按“轻重缓急”来分类,制定好计划,从而获得更多的信心和成就感。
内容转载自《柳州晚报》
广西脑科医院
预约电话:0772-3177211,0772-8251023(周一至周五8:00-12:00;14:30-17:30)
胸痛、卒中、急诊电话:
0772-3115159
心理援助热线:
0772-3136120
医院网址:
http://gxnkyy.com
医院地址:
柳州市鸡喇路1号
乘车指南:
市内乘4路、9路、16路、21路、23路、65路、快5路公共汽车均可到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在线预约挂号及缴费查询。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订阅号
获取医院动态及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