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
健康和平安是幸福的基础,然而意外伤害、突发疾病常常会突然闯进我们的生活。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的意识和技能也一直是我们急诊人的社会职责。为进一步普及应急急救知识,切实增强在校师生的防灾避险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值此世界急救日和全国科普日活动之际,依托今年“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关爱生命、共促健康”的主题,为大力普及宣传健康知识、助推全面科学素养,2022年9月15日,苏大附一院急诊科护理延伸服务组在中华护理学会科学传播专家、李小勤护士长的带领下走进苏州平江中学,开展“我为家人学急救”系列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并进行心肺复苏+AED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现场讲解和演示,吸引了200余名在校师生的热情参与。
活动分为现场讲授和实操训练两个环节。首先由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艾丹楠老师讲解了心肺复苏术(CPR)的各项知识点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尤其是对操作部位、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操作姿势等进行了重点引导,让在座的同学们迅速掌握了心肺复苏术的实施要点和AED的使用方法。随后青年文明号号长史晓玮老师针对气道异物梗阻急救进行了简短的理论讲解,通俗易懂地讲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并和志愿者卓佐威老师配合进行了演示。深入浅出的讲解配合宣传资料、视频、模拟人操作演示,师生们听得聚精会神。
随后,在场学生在志愿者们的示范和指导下在模型人身上进行了心肺复苏的急救模拟,通过体验,用心领悟动作要领。场馆气氛愈加活跃,在场师生纷纷表示学到了很有用的知识,各位老师讲解的很专业,演绎的很生动,增强了大家的应急处置能力。
9月19日下午,急诊科护理团队的志愿者们为医院第三方人员—门诊导医举办了急救知识技能公益培训,普及安全急救知识和技能,让尽可能多的人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底气,做合格的“第一目击者”。在场的人员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的基本动作要领,同时也将整个培训活动拉向了高潮。短短的一个小时的活动,大家都感觉很充实,纷纷表示“听百遍不如看一次,看千遍不如做一次”,今后将学以致用,把救护的知识和理念传播下去,弘扬“关爱生命、共促健康”的精神,让更多的人掌握救护知识,希望在人们危急之时会得到恰当的救助。
通过此次急救知识普及活动,使大家深刻了解救护的概念,掌握了心肺复苏救护知识与技能和黄金4分钟法则,在遇到突发状况的危急时刻,可以抓住黄金抢救时间,科学有效施救,及时挽救生命!进一步强化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急救知识普及,我们一直在努力!
部门:急诊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