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秋分后孩子最容易生病!记住这些安稳度过“多事之秋”
秋分·节气
今日是秋分
踏入秋分
湿热之气渐消
气候以“燥邪当令”
出现肃杀之气
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咽痛、大便干燥
皮肤干燥等身体变化
中医常说“夏季过后无病三分虚”
因此
秋分过后也是最易生病的季节
我院中医儿科专家从“衣”“食”“住”“行”
四大方面为各位市民支招
如何过好秋天
秋分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早晚温差较大,孩子容易伤风感冒。同时,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等“旧病”又容易复发。踏入秋分,孩子的短裤、短袖衣服应慢慢收起来,根据早晚气温的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
在选择衣物上,应选择柔软又吸汗的棉质衣物。孩子皮肤稚嫩,粗糙的面料容易摩擦皮肤,造成瘙痒甚至过敏。再者,孩子的运动量大,出汗后衣服很容易黏在身上,风一吹就容易着凉感冒,因此,应该选择吸汗透气材质的衣物。
秋分是立秋后的第四个节气,秋分这一天昼夜均分,秋分后昼渐短夜渐长。秋季的气候大致分为初秋的“闷热”和秋分后的“干燥、凉爽”。秋分后天气较为干燥,孩子常出现口干、舌干、唇干、皮肤干痒,以及大便干结等情况。因此,家长需及时为孩子补充水分。除此之外,还宜多喝粥,适量食用萝卜、莲藕、梨、银耳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物,少吃油炸、肥腻的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的症状。
我院中医儿科专家再次特为家长们推荐一款“润燥”茶饮。
山楂乌梅饮
乌梅5g;山楂3g;冰糖10g;水煮沸后即可,每周1-2次。
以下孩子不适合食用:
1.有湿疹的孩子。建议湿疹痊愈后再饮用;
2.牙齿不好的孩子。
踏入秋分时节,我国全范围进入秋季,秋季空气水分含量低,空气干燥。孩子的居住环境需要增加一定的湿度,此时可以在房间打开加湿器或置放一盆水,适当增加室内湿度。
秋季腹泻逐渐开始流行,建议家长带孩子外出时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场所。多带孩子到户外晒太阳,避免剧烈活动,适当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容易伤精,耗气伤津,导致发热。
我院中医儿科专家为各位
家长推荐几个穴位按摩
手掌大鱼际最高点
顺时针按揉板门100-200次,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功效。
在无名指面,由指端推向指根。
补肺经100-200次,具有补益肺气,化痰止咳的作用。
在掌背小指、无名指两掌骨中间的凹陷处。
揉二马100-200次,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处。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的交点处。
顺时针,按揉100-200次,具有滋阴清热除烦的功效。
【妇幼健康科普】撰文:中医儿科何凤诗;编辑:皑茵;编审:卢敏;审核:汪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