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补丁, “原装”膝盖终于保住了
膝关节疼得连出门散步都成问题的庄先生上周被家人送进福州市第二医院。原本已经做好置换人工关节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医生只用了两块柔韧的生物材料,就为他解决了多年的痛苦,第二天下地走路就已经不会疼痛。
医生介绍,对于不少像庄先生这样的患者来说,这种微创的全生物型单髁手术就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完全没必要因为抗拒手术而强忍病痛。
庄先生今年60岁,但是腿疼的毛病已经有10年左右,而且越来越重。“疼到后来,没法上下楼梯,离了电梯都没法出门。”
这期间,庄先生试过贴膏药,涂药膏,吃草药,推拿,但都是收效甚微,只因为比较抗拒手术,规范治疗一拖再拖。直到前不久,他疼到出门500米就走不回去,只得打电话喊家里人帮忙。
来到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门诊,庄先生被诊断为膝关节退变、膝关节内翻,以“膝骨性关节炎”收治入院。
关节外科王武炼副主任医师介绍,庄先生的膝关节的内侧间隙非常狭窄了,已经到了需要手术干预的阶段,继续拖延会加重,并并累及到外侧间隙,那时候可能就要换全膝了。
手术前X光片
考虑庄先生年纪和病情,关节外科专家团队为他进行了双侧微创的全生物型单髁手术,在保住“原装”膝盖的同时,解决了长期折磨他的病痛。
手术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庄先生第二天下地行走就已经不会疼痛。术后3天出院后,他的日常活动跟常人没什么两样,终于可以自己出门去超市、逛公园,恢复良好。
手术后X光片
专家解释,其实骨关节炎患者更多的是只磨坏一部分,而另外一部分是好的。这时候,部分置换比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更适合。这就好比牙蛀了一个洞,是拔掉做种植牙,还是把牙洞修补填充之间的区别。
王主任介绍,相比之前该手术使用的骨水泥材料,目前采用的新型生物材料“打补丁”是最新技术。其表面类似冻豆腐一样粗糙,可以使患者的骨质生长填充到其孔洞中,从而形成比“补丁”更牢固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膝关节置换技术被越来越多人所熟悉。但是许多患者会心存疑虑,以为只要关节出了毛病就迟早得做人工关节置换,于是出于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对规范治疗一拖再拖,直到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专家提醒广大患者:“骨性关节炎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医生会从患者的需求出发,根据对应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发现症状及时规范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学科介绍
福州市第二医院二部骨科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属全国较早开展此技术医院,经过骨科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人工关节置换技术日趋成熟,手术量骤增。2012年成立关节外科亚专科。
在学科带头人副院长张怡元主任医师、关节外科主任李炜明主任医师带领下及关节外科全体同仁共同努力下,关节外科坚持遵循微创及加速康复理念,除常规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提升,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如髋关节置换微创DAA、Bikini切口技术;各种保髋保膝技术;3D打印技术、计算机导航应用于复杂髋、膝置换、人工关节翻修手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等。在提升技术的同时,不断与国际接轨进行学术交流,选派医生前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进修培训。
关节外科拥有强大的医护团队及康复团队,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及医师9人;博士3人,硕士10人,担任全国、省、市学术专业委员,年关节手术量3000余台,居全省第一,国内前列,患者获得满意疗效。作为国内、国际多个关节培训中心以及人工关质量控制中心,每年定期开设10多个技术培训班,年培训专科人员300余人,达到国内先进专科水平,成为福州市第二医院二部专科中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