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老人髋部骨折,术后次日就能下地行走
一周前,97岁的江奶奶不慎摔跤导致髋部骨折,家人原本以为这么大年纪,骨头没法再长起来了。没想到上周来福州市第二医院做手术后,次日就能下地行走。
而这样的手术效果,得益于市二创伤骨科团队对快速康复理念(ERAS)的普遍开展和探索创新。
骨折后卧床静养不料长出巴掌大褥疮
前几天,97岁的江奶奶在福州家中不慎摔伤。家里人发现她的右侧髋部肿胀、一摁就疼,更别提下床走路。家人寻思着,这么大年纪肯定不好做手术,不如在家静养恢复。
没想到才躺了两天,老人臀部就出现两处手掌大的破溃,疼痛也没任何好转。“还没等骨头养好,人可能就保不住了。”
来医院检查才得知差点误大事
家里人连忙把老人送到福州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林凤飞院长团队接诊后,通过仔细的问病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后确诊老人为髋部骨折(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要尽快手术治疗。
看到家属拿不定主意,专家团队深入浅出地解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将大大增加各种感染概率,并带来很高的死亡风险。家属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忙确定次日手术。
安排首台手术老人不用饿肚子
虽然决定手术,家里人还是捏把汗。江奶奶接近百岁高龄,万一没上手术台就饿得撑不住可咋办。
接受过手术的人都知道,术前长时间禁食,术后6小时内没吃没喝,那滋味打死也忘不了。
专家团队一番话打消了家属的顾虑。快速康复是一个系统性工作,缩短手术前后禁食时间也是重要一环。为此,江奶奶的手术还被安排在当天第一台,而且术前一定时间内还可以少量喝水,术后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提前少量饮水。毕竟病情恢复也是个体力活。
面对高风险团队15分钟完成手术
江奶奶的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本身并不复杂。麻烦的是,她不仅有高血压、冠心病、房颤、贫血、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而且肺部功能也较差,血氧饱和度只有75%,肺部CT提示双肺渗出性病变,双侧胸腔积液,无疑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
好在整个创伤骨科手术团队和麻醉团队对髋部骨折“快速康复理念”认识清晰,经验丰富。在麻醉科陈晓梅主任团队和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之下,这台无牵引床侧卧位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仅15分钟就顺利完成,术中出血不到10ml。
手术次日就能走路家属连连感激
术后老人各项生命体征尚平稳,次日就在家属陪护下顺利下地行走,三天后就出院回家。家属感激地表示,“要不是医生技术好,我这老母亲这次可就难熬过去了!”
带你认识髋部骨折快速康复
不少人以为老人体质弱做不了手术,就算做了手术,骨头也长不好,躺着静养才是最合适的。这些想法在快速康复理念面前,统统都要被打个×。
01
4大并发症催高死亡率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全球每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高达130万,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约占髋部骨折的50%。
据了解,以往这部分患者术后需要卧床比较久。老年人长期卧床会大大增加褥疮、尿路感染、肺炎、血栓4大并发症的出现。
别小看这4种并发症——即便是在美国,老年髋关节外伤患者,也有将近25%~50%在一年之内死亡。
02
快速康复打破死亡魔咒
ERAS(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最早在1997年由丹麦Henrik教授提出,通过手术前后应用一系列已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优化处理措施,减少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反应,以达到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不仅死亡率高,同时长期卧床期间生活质量无法保障,家庭负担也非常重。因此在没有严重内科禁忌症的情况下,越是老年人,越要尽快手术,尽快恢复行走能力,降低并发症带来的死亡风险。
03
快速康复三驾马车
市二创伤骨科专家团队强调,快速康复理念再优越,能够得以顺利实践也少不了三驾马车保驾护航。
家属对医生充分信任理解,积极支持手术是首要前提。
手术医生明确的现代理念,精湛的技术是关键环节。
麻醉、外科等相关科室的多学科协作是必要保障。
市二行动力
近几年来,市二创伤骨科专家团队紧紧围绕着21世纪外科“微创”、“快速康复”和“损伤控制”三大技术核心理念,不懈探索如何应用PFNA更为快速、安全、高效、可靠地完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复位固定,从而帮助更多患者尽快康复,获得行走能力。
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华骨科杂志》及《中华创伤顾客杂志》,获得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林凤飞院长还多次在全国大型骨科学术会议上推广相关手术技巧。福州市第二医院对于创伤骨科手术的快速康复理念已经践行多年,并取得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无数患者争取到更高的生存率、更优质的生活质量。
创伤骨科成功地将快速康复理念运用于临床,是福州市第二医院二部在统一管理、多科协作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福州市第二医院二部其他骨科疾病的治疗,如踝关节骨折、初次髋关节置换、初次膝关节置换、椎间盘突出等等也已走在快速康复理念实践的前列,使更多患者受益。
下一篇:地贫防控,从婚前孕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