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科普】娃娃哪些情况要来早期矫治门诊看看?
儿童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咬合异常、颌骨发育异常等情况,都被称为错合畸形。据调查,中国70%以上的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合畸形。
作为家长的您,是否有以下观点:“孩子的牙齿天生的,甭管它!”、“乳牙要换的,无所谓!”“要换完牙才能矫正!”
对于某些轻微牙齿不齐情况确实不需要立即矫治,可观察并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口腔习惯。然而,儿童出现错合畸形的原因有很多,如先天父母遗传、不良口腔习惯(吮指、吐舌、偏侧咀嚼等)、牙齿意外受伤、乳牙未能及时更换等。对于一些较为明显的错合畸形,建议尽早接受矫治(即早期矫治)。目前,一般推荐在6岁之前带孩子去看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正畸医生。常见的一些需要早期矫治的情况如下:
1.乳牙反合(俗称“地包天”):反合的危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影响孩子的容貌,进而可能引起心理发育障碍,比如自闭、抑郁,还会导致社交障碍。二是会影响孩子的咀嚼,因为上下牙对合不齐,所以咀嚼食物时比较困难,不能完全的研磨食物,会加重胃的负担,进而增加胃肠疾病的发生率。三是会影响孩子的发音,由于口腔的闭合不全,说话时往往会有鼻音、口齿不清。四是可能会影响口腔卫生,错合导致口腔自洁能力差,龋齿或者牙周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如果在乳牙期发现有这种情况就应该尽早到口腔科矫治,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症状。
2.乳牙早失:如果小朋友因为龋齿坏牙等原因,乳牙掉落时间明显早于替换恒牙的正常萌出时间,这种情况我们通常称为乳牙早失。乳牙早失常常伴随两大隐患,第一便是乳牙早失后替换恒牙来不及萌出,导致位置长期空缺,两侧的邻牙会有向缺牙侧倾斜的趋势,占据替换恒牙萌出的位置,导致恒牙阻萌或异位萌出,这是导致青少年牙列拥挤的一大诱因。因此,在发生乳牙早失后,佩戴间隙维持器维持恒牙萌出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3.牙弓宽度异常:多数表现为后牙反,会造成患儿上牙弓及上颌骨发育受到限制、上牙弓狭窄、面部狭长、咀嚼功能差、颌面部发育不良。还可能会累及颞下颌关节,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4.开合:开合的情况会对孩子的容貌、心理、咀嚼、发音等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5.严重的深覆合、深覆盖:分别指上下牙齿间垂直向和矢状向的关系异常。可能存在下颌发育不足、上颌相对发育过度;严重者表现为小下颌畸形,影响面容美观;咀嚼肌力代偿性异常(无力或亢进);深覆合严重者,下牙会咬到上颌腭侧牙龈,造成牙龈创伤;造成牙根、牙槽骨病理性吸收,影响牙周、牙体健康。
6.阻生牙:又称“埋伏牙”,即因牙胚位置异常、萌出间隙不足等因素,造成牙齿在颌骨内阻生,不能正常萌出。儿童阻生牙可能在发育过程中造成阻生牙本身或其他相邻牙齿的病理性吸收。
7.多生牙:又称“额外牙”,是正常牙齿之外多长的牙齿。多余牙齿的存在,可能影响本身正常牙的正常萌出、位置排列,还可能因埋伏阻生的多生牙造成正常牙的牙根压迫性吸收。
8.口腔不良习惯:2-10岁儿童如有咬嘴唇、咬手指、咬异物、伸舌吐舌、张口呼吸、吮颊等口腔不良习惯会影响口颌系统的发育,建议早发现早破除,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纠正不良习惯。
图文:彭源浩
审校:林富伟古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