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免疫力下降,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力通俗地讲,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战斗力。也是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或防御能力。外能抵抗病毒、异物的入侵,内能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细胞,保证人体系统正常运行。
免疫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是否容易患病以及病后愈后情况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情况下
大部分人的免疫力都是正常的
不需要刻意提高
保持好习惯,防止免疫力降低即可
但由于年龄增长、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免疫力很可能会下降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格外注意提高免疫力了
为什么需要提高免疫力?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人体的各项器官功能和身体机能开始退化。在面对外界不良物质(细菌、病毒等)刺激或入侵时,免疫细胞释放的干扰素量减少或者吞噬(细菌、病毒等)的能力降低,会影响人体抗击病毒的能力,诱导疾病的发生。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免疫力?
一、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出门佩戴口罩。
2、戒烟戒酒,食物应煮熟后食用。更要养成爱喝水的习惯。
3、不乱服用补充剂、保健品。
二、膳食均衡,合理饮食
在日常我们要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避免纯素食与节食减重。可以适当增加豆制品、奶制品、鱼肉的摄入,已有研究显示优质蛋白质可以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但同时要注意控制糖尿病患者的水果摄入量和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肪摄入量。
三、经常锻炼,维持适当的体重
保证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适当体育锻炼会让焦虑、恐慌、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排解。但过度运动反而会因疲劳而降低免疫力。
四、避免熬夜,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
长期睡眠不足、经常熬夜会使人容易疲劳,精神萎靡,机体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体内器官和内分泌失衡,降低人体免疫力。
高质量的睡眠可促进人体产生多一些睡眠因子,睡眠因子可促进白血球增多,同时加强肝脏的解毒能力,从而可以消灭侵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因此,高质量的睡眠可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五、保持良好情绪,避免过度焦虑
人们如果长期处在极端压力下,不良情绪会导致T淋巴细胞活跃性降低,巨噬细胞活动降低,免疫反应弱化。所以面对压力,要学会自我减压,可以通过倾诉、运动、游戏、唱歌、阅读、写作等方式减缓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感染三科作者:郑丹娜
审稿:何浩岚、刘琪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