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成国内首个智能导航眼底激光手术远程治疗
1月11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紧密合作,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基于国产化眼底智能导航远程激光治疗手术,展示了通过远程规划及远程实时指导的眼底激光治疗新术式。近日,患者的复查结果显示激光治疗效果良好。这一突破性的技术,让距离不再是治疗的阻碍,将为标准化的远程眼底激光治疗的普及提供新的可能,提升基层眼科诊疗能力。
在5G网络传输下,通过视频画面,长沙会场立刻连线到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一位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需要进行激光治疗。
由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茹医生使用眼底智能导航激光拍摄眼底照片后,将患者的照片上传发送给湘雅二医院谢满云医生,她下载眼底照片进行治疗规划,标定激光治疗位置及参数后,将图像回传至郴州。在全程实时的交流下,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茹医生按照规划方案进行全自动激光治疗,治疗过程机器自动跟踪眼球运动,确保激光精准投射到规划点位,同时湘雅二医院谢满云医生全程实时指导治疗过程,调整治疗参数,最终完成激光治疗,虽然相隔两地,但整个过程画面没有卡顿延迟、操作清晰,仿佛两地医生就坐在同一诊室交流操作。
湘雅二医院眼科教研室主任、湖南省眼底病联盟主席罗静教授介绍,中国有着庞大的眼病患者群体,但基层医院缺乏专业的眼底病医生。眼底激光光凝是眼底病治疗的重要方式,由于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往往只能在大医院开展。偏远地区的患者为了治疗眼底疾病,需要百里甚至千里奔波。如今,借助5G远程眼底智能导航激光新技术,可以更加智能、精准、高效地完成手术,远程协作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技术的远程共享,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作为湖南省县级公立医院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的负责人,罗静教授带领团队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走遍了三湘四水全省190余家医院,深入了解基层医院眼科的现状,认为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是解决分级诊疗的必经之路。罗静教授团队近年来率先引入人工智能提高眼底病全身病的筛查效率,去年开展湖南首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基因治疗,此次开展国内首例基于国产化眼底智能导航远程激光治疗手术,希望通过理念、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的新技术为基层眼科医生赋能,让患者不出远门就能得到专业高效的治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更多患者。
来源:眼科作者: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