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抗疫故事│药学部:“疫”不容辞,“药”有担当
8月,随着三亚第1号新冠肺炎病例的出现,阳光灿烂、四季如春的健康岛被按下了“暂停键”。在这场传播性极强的“奥密克戎”病毒的遭遇战中,“药学人”在吴琼诗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勇担使命,支援抗疫一线,书写着热忱无畏的战斗篇章!
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抗击疫情
新一轮的疫情来势汹汹,省医院承担了大量的人员外派工作。面对全员核酸,人手不足的窘迫,药学部积极请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投身在抗疫一线的各个角落。
8月1日晚,医院接到省疫情指挥部的紧急通知,需要调集200名核酸应急采样队员支援三亚。8月2日,在完成工作交接后,周家亮、陈君迅速加入了三亚“追阳别动队”的行列中。他们每天迎着清晨的薄雾出发,伴着柔亮的星光归来,挨家挨户为当地村民采集核酸样本。有些老人行动缓慢,有些孩子哭闹抗拒,他们会主动蹲下,耐心安抚,娴熟地给老人和孩子们采集核酸。
8月18日晚,在接到吴琼诗主任发出的观澜湖方舱医院需要一名药品管理联络员的紧急通知后,周思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为了方舱医院的顺利开舱和平稳高效运转,他每天早出晚归,和其他队员一起搬运物资,整理药房并负责药品的分类、货位码设置和效期登记,确保方舱医院能够随时投入使用。
8月21日晚,接到疫情指挥部工作指令,我院再次迅速集结200名医护人员连夜奔赴三亚,整建制接管三亚中心医院,药学部云雄、郭远兹、杨洁彬和黄怡挺身而出。他们有的深入疫情风暴口进行采样,有的负责后勤保障工作,黄怡还在前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立下了誓与病毒战斗到底的决心!
仅仅相隔十天,王榆雅也在8月31日加入了儋州核酸应急采样队的行列。受台风影响,儋州核酸采样队赶上了暴风雨和高温的双面夹击。面对险恶的环境,王榆雅迎难而上,从容应对。另一边,外派至瑞金海南医院的吴英文积极响应琼海市政府的号召,克服高温天气,圆满地完成了连续5天的全员核酸采样任务。
家国有难,守土有责!与此同时,药学部海口核酸采样队也在全市不同的采样点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保证核酸采样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大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穿脱防护服考核,并进行核酸采样方法的培训。
截至9月15日,药学部共派出247人次参与海口区域核酸采样。被汗水泡得泛白的手掌,湿透的洗手衣,能倒出汗水的防护服,还有N95口罩勒出印迹的脸颊,都是队员们与疫情战斗的痕迹!
坚守后方,牢固阵地,筑好防线
在配合抗疫工作的同时,科室内的日常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作为保障药品供应的重要部门,在物流停滞的情况下,为确保药品储备充足,及时供应,药学部加强与药品配送公司沟通,克服各种困难,保证药品及时补充,同时密切关注全院药品的使用动态和库存情况,尽力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方便患者,根据相关部门的政策要求,对于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门诊取药量由之前的一个月延长至三个月。新规定的施行使得门诊配发药药师的工作量剧增。面对这种情况,门诊药房组长温小萍一再强调:“药量大,种类多,大家配发药一定要更加耐心细致,避免差错,同时也要做好用药交代。”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大家同心协力,勇于担当,为坚决打赢这场新冠病毒防疫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疫情的爆发,我院发热门诊患者剧增。作为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发热门诊被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为避免交叉感染,发热门诊药房需24小时值班并进行闭环管理。虽有家不能回,符壮元、吴小琳和刘渊博三名药师却毫无怨言。他们克服生活上的困难,不惧危险,勇于奉献,鼓舞了全科同志们的斗志。
为了满足急危重症患者及孕产妇的救治需求,我院在省内疫情形式严峻之时创新性地开设了急诊第二诊区,用于接诊不满足核酸检测要求的急诊患者。时间紧,任务重,为了配合第二急诊的开展,第二急诊药房也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筹备工作。在吴琼诗主任、调剂科钟敬波和温小萍组长的带领下,梁涵、张帅、莫泰峭等药师积极参与。从原房间的清理到新药房的正式启用,从医院各部门的相互协调到药品种类的确定和配备,从药房的硬件设施准备到软件系统的对接,仅仅用了不到24小时,药学部的高效组织和极大热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急诊第二诊区药房
发挥优势,服务大局,关怀社会
7月18日上午,一名老人在做完核酸步行约50米后突然倒地,意识微弱,面色苍白。正在采样点准备换上防护服的云雄药师和同组的队员立即上前查看。在得知老人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史,做核酸之前未吃早餐后,云雄药师立即给老人喂服菊花茶,并为老人扇风。5分钟后,老人逐渐恢复了意识,面色也红润起来,并由120接送至医院继续观察治疗,而云雄药师及其他队员则继续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中。
云雄药师和医疗队员为晕倒老人扇风
8月12日的中午,不少在职工食堂就餐的医护人员发现,食堂有防感凉茶提供。这是我院医务部及药学部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和海南的气候特点,为医护人员研制的祛湿防感凉茶。防感凉茶具有益气扶正、清热化湿的功效,用于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帮助人体更好地抵御新冠病毒的感染,为控制疫情贡献力量。
为加强疫情防控,减少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我院推出网络门诊。门诊药房积极配合信息部,实现处方云审核,并推出药品配送服务,更大程度上方便了患者就医取药,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
8月16日,临高县一名病毒性脑膜炎的患者向媒体求助,受本轮疫情影响,海口及临高均实行静态管理,其无法按计划到我院购药,而断药则会对病情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得知患者的情况后,我院专科医生立即通过微信小程序对患者进行线上问诊,并由门诊药房打印出患者的配药单,通过多方接力配送到患者手中,得到患者的由衷感谢和大力赞扬。
疫情当前,药学部所有人都没有一丝怨言,面对危险和困难,大家都毫无惧色。这就是我们可爱的药师,正如药师誓言所说——我将凭良知、尊严及专业素养献身药学事业;我将以国家荣誉、病患健康为首要职责;永不背弃!期待疫情过后春暖花开,我们能摘掉口罩,尽情拥抱!
药学部介绍
药学部是集临床药学实践与教育、药品供应与调配、制剂生产与检验、以及药学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为我院规模较大的医技科室之一。药学部设有调剂科、质量管理科、临床药学科、医院制剂配置中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和卫健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其中调剂科包含:门诊药房、中心药房、中药房、药库等部门,质量管理科则包含有药品检验室、药物安全室,临床药学科下设有药物信息室、临床药学室、临床药理研究室等。药学部现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142人,其中主任药师11人,副主任药师22人,主管药师70人,药师/士3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23人,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占50%,专业技术梯队、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合理。
药学部负责组织管理本院临床用药和各项药学技术服务,同时开展医院药学相关的科研工作,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确立了清晰的研究方向,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药学监护、合理用药监测、药物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设计、药物评价(新药评价与药品再评价)、药物临床应用研究为基石,逐渐从医院药学服务扩展到整体卫生保健体系。
药学部自2015年来参编专著4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海南省省级、厅级课题28项,申请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在医药类核心、统计源期刊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中文核心24篇。
来源/药学部洪绵慧
编辑/潘丽云
审核/冯琼
责编/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