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民好医生”(口腔)评选开始了!我院马硕医师入选!
人民好医生——青年典范
马硕
口腔颌面外科医师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马硕,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口腔医学教学、医疗、科研工作。2021年1月,正值新冠疫情在非洲肆虐,新冠病毒在尼日尔横行,原本可以安安稳稳工作的他积极响应广西卫健委援非医疗的号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毅然投身到国家援非医疗的伟大事业中,这意味着他选择了一条充满未知风险和极其艰苦的医路,也意味着他将与妻子、父母和年仅六岁的孩子长达两年的分离。在医疗援非的500多个日夜里,他与非洲朋友、同事、学生一起工作,相互沟通交流,不仅促进当地医疗水平的提升,也向非洲人民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更为促进中非友谊的进一步团结添砖加瓦。
逆行出征
他是祖国防控关口的“前哨战士”
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尼日尔国土的大部分是沙哈拉大沙漠。当地不仅气候炎热、空气干燥,水和食物非常匮乏,除了高发的新冠肺炎,登革热、疟疾、埃博拉、霍乱等热带传染疾病更是让人望而生畏,而口腔医师的工作环境又是最危险的。在尼日尔援助期间,马硕先后感染新冠和疟疾,但他始终牢记“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以对工作的极端热忱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助力国家的中非合作战略,传播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初到尼日尔,面对当地肆虐的新冠疫情,马硕所在的医疗队承担起了祖国防控关口“前哨站”的角色,马硕与其他医疗队员将防疫经验带给当地医疗机构,给当地医疗人员开展防疫培训,从日常的手消毒,到正确穿戴防护服和佩戴口罩,再到感染者接收诊治,各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他与医疗队也将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带到尼日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尼日尔国内的防疫压力,将防控关口前移,有效防范病毒入侵中国国内的风险。
白衣执甲
他是跨越半个地球的中国医生
当穿上了医疗队服,穿上了印着国旗的白大褂,那就不是装装样子,做做面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去服务。在尼日尔综合医院,马硕每天都按时到岗,从不迟到、早退,在做好必要的防护后便开始每天的忙碌。对于援非医疗队员来说,尼日尔当地的华人、中资机构和大使馆人员也是队员的服务对象。下班之后他还会在驻地给与当地华人的医疗服务,休息时间参加大使馆的体检活动。2021年4月,中国驻尼日尔大使馆正式启动了“春苗行动”,为在尼中国公民接种来自祖国的新冠疫苗。此次疫苗接种恰逢广西“壮族三月三”假期,来自广西的医疗队员本可以跟着放假,但考虑到接种任务事关重大、迫在眉睫,为按时完成接种任务,马硕和医疗队员们放弃休假,坚守在工作一线,为在尼中国公民开展疫苗接种,由于工作表现突出,马硕被中国驻尼大使馆授予
“春苗行动”积极工作者”荣誉奖章,同
时荣获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度“记功”和2021年度“嘉奖”、广西医科大学2022年“青年岗位能手”以及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21年“优秀医师”。
诠释大爱
他是传播“中国方案”口腔卫士
马硕坦言,选择去尼日尔是需要勇气的,他自述自己是一个从未远离过家的儿子、丈夫和父亲,但是艰苦的环境并未把自己吓倒。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落后,医疗资源极其匮乏,当地的口腔医疗条件只能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大多数患者都是因为牙齿疼痛难忍才会前来就诊,而当地医院只进行简单的对症处理,哪怕是有可能保留的患牙,也会对其拔除,导致很多青壮年早早失去了牙齿,造成咀嚼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了解到医疗设备和专业人员的匮乏是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医生对疾病的理解程度不够、治疗手段匮乏造成的。慢慢的,他会将他的想法跟尼日尔同事沟通,去探讨其他的诊疗方式。对于一些疑难病例,他也会沟通展示自己的做法。虽然语言上有些障碍,文化上有些分歧,但是因为与非洲同事长期在一起生活,更能在情感上达到沟通。久而久之,对于马硕提出的“中国方案”,非洲同事也从一开始的抵触情绪变成了欣然接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地没有专业拍片员,援助机器经常无法正常使用,有效的口腔X线片时常不能保证,有时甚至要到邻国拍片回来才能为患者进行手术,马硕与队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联合开展口腔曲面断层片拍摄,大大缩短了当地患者的治疗时间,为当地医院的口腔影像诊断实现了零的突破。援非至今,他共主刀口腔牙槽外科手术2000余台,无一例手术差错失败,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深得当地患者和医师的认可。尼日尔大学的医学生更是慕名前来科室实习,马硕也
会成为他们的带教老师,为学生们示范讲解手术操作步骤,努力将自身所学造福非洲群众。
真心相待
他是非洲民众的黄皮肤朋友
尼日尔地处西非内陆沙哈拉沙漠中心地带,是传统的黑非洲,黝黑的皮肤和厚厚的嘴唇是当地人的特征。地处沙哈拉沙漠中心地带,缺乏自然资源,贫穷落后也是他们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当地人在很多地方与国内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同。虽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信仰,但马硕很快便与他的尼日尔同事萨拉、爱莎、阿苏马内打成了一片。同事的生日,他会拿出他的津贴为他们买生日蛋糕。穆斯林斋月也会拿出自己的糖果给他们充饥。虽然因为疫情防控,非洲朋友并没有见过这位中国医生的面容,也因为疫情防控,他们不能走得很近,但是非洲的兄弟姐妹是真心喜欢上了这位黄皮肤的中国小伙。在马硕生日当天,即便条件艰苦,科室的同事也会创造条件,为这位从中国来的朋友安排简单的聚会。
面对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国情,马硕用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态度为当地群众服务,他既是救死扶伤的中国医生,又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执行者。他在援助国展现出中国援非医疗队员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为当地患者提供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为续写新时代的中非友谊贡献了青年医生力量。
投票方式
步骤1、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进入“2022年人民好医生(口腔)推荐展示活动”界面
步骤2、点击“青年典范”
3、下拉,找到“马硕”,点击“点赞”,每天可以投3票哦!
4、完成投票。
来源|党院办
审核|党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