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价HPV疫苗扩龄至9-45岁! 预防宫颈癌,谨记筛查“三阶梯”
要说年轻女性最焦虑的三个数字
九价、三针、二十六岁
一定能占一席之地
在小红书上搜索“九价”
能找到70万篇相关笔记
足以看出打九价疫苗成为
不少年轻女孩
人生清单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此前
九价HPV疫苗仅用于16-26岁女性
8月30日晚,国家药监局网站显示
默沙东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简称九价HPV疫苗)
适应症得以扩展
适用人群拓展至9—45岁适龄女性接种
消息一出,立即冲上了热搜榜第一
不少原本超龄的女性朋友也直呼:
终于等到你
01
引起宫颈癌的“元凶”——HPV感染
大家对九价HPV疫苗如此关注的原因,正因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杀手。宫颈癌具有潜伏时间长、癌变历程漫长等特点。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RAC)的数据,2020年在我国15-44岁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肿瘤第三位,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增长较快趋势,成为威胁着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因素。
宫颈癌由宫颈病变引起,临床上多将宫颈病变限定在宫颈上皮内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等等。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引起宫颈上皮病变的主要原因;研究已经验证,HPV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已经在99%以上的宫颈癌组织中找到高危型HPV存在的证据。简单来说,就是HPV感染引起宫颈上皮病变,进而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医师周冬梅介绍,相较于其他癌症来说,宫颈癌算是比较友好的一种,因为——宫颈癌是唯一一个可通过接种疫苗实现预防的癌症。
02
HPV感染,无需过分紧张
虽然HPV与宫颈癌的关系得到了验证,但并不是所有的HPV都会引起宫颈癌病变。
目前已知HPV共有120多个型别,30余种与生殖道感染有关,其中10余种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
根据它的致癌性与否,HPV被分为了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的HPV不会导致宫颈癌,但是高危型的HPV可能会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虽然HPV感染较为常见,但这种感染通常是一过性的。也就是说,大约70%的HPV感染新病例中(包括高危型HPV)可在感染后一年内康复。只有5-10%的高危HPV可表现为持续感染状态,进而逐渐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乃至宫颈癌。
周冬梅医师介绍,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持续感染HPV不能自行清除,正常宫颈细胞就发生病变,继而生长分裂,逐渐“发展壮大”。但从病毒感染到宫颈癌的发生,这个过程往往要数年,仍有足够的时间预防和治疗。
03
预防宫颈癌筛查很重要!
知道了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女性朋友们可以“主动出击”预防宫颈癌了!周冬梅医师指出,预防宫颈癌,做好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筛查很关键,这种筛查需遵循三个阶梯的筛查过程。
阶梯一:细胞学+HPV检测
宫颈细胞学检查(TCT、CCT、LCT)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最基本方法,俗称“宫颈刮片”;而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查的过程相似,即同样利用一个刷子获取宫颈的组织和分泌物等样品来检测是否携带有HPV。可单独应用或与细胞学检查联合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方法。
阶梯二: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适用于当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细胞时,可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以明确诊断。这一检查利用特制的摄像镜头观察和评价宫颈的病变情况,可在镜头的指示下作出宫颈可疑组织的定点活检术,提高发现病变的准确性。
阶梯三:组织病理学检查
此检查是确诊宫颈病变的可靠方法,包括宫颈活检术和宫颈锥切术。一般的病灶可以在肉眼或阴道镜的指引下做单点或多点的活检,但是对于阴道镜检查无法看到边界的病变、病变深于宫颈管内、活检为高级别病变(HSIL)的,则需要采用诊断性的宫颈锥切术来确诊。
04
每个年龄段筛查需求不同
并不是每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必要进行HPV筛查,比如30岁以下的人群就不建议的,周医师介绍:“因为一过性感染会比较常见,即便筛查是阳性,过一段时间被清除的可能性很大。”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宫颈癌筛查,周医师给了如下的建议:
21岁以下不需要筛查;
21~29岁之间,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的筛查;
30~65岁,每5年进行一次HPV和细胞学的联合筛查,或者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的筛查;30岁以后将HPV和宫颈刮片联合进行筛查,如果单纯发现HPV阳性(细胞学检查阴性),那就需要定期复查;如果是HPV分型检测是高危型,应进一步作阴道镜检查;
65岁以上,若之前的结果正常,可以停止筛查。
文|广医三院
图|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