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普宁市人民医院:让人民群众更有“医”靠
(健康申报卡有效期24小时)
服务提质增效群众安心省心
普宁市人民医院:
让人民群众更有“医”靠
近日,由国内知名第三方医院评价机构——艾力彼主办的2022中国医院竞争力大会举行,大会公布了“2021届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系列榜单,其中,普宁市人民医院在“2021届县级医院100强”榜单中,排名全国第17位,广东第2位。
近年来,普宁市人民医院全面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服务理念,聚焦患者所需所求,践行“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发展思路,实施“管理精细化、服务规范化”的内涵建设方针,推行与国际前沿接轨的“人本位”医疗服务模式,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运营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群众提供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形成提升患者体验和医院效率的双重驱动。
普宁市人民医院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党建与医院发展融合共进,为医院点燃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图为总院党委书记刘特彬带领党员干部开展重温医学誓言宣誓活动。
阶段来,为进一步减轻群众的就医压力,提升群众的就医获得感,普宁市人民医院将“互联网+”建设融入诊疗服务中,近日,该院便民惠民服务平台“智慧医院”正式上线,群众挂号、缴费、报告查询等“动动指尖”就可以得到“一站式”解决,大大缩短了病人的就诊时间,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这是该院紧紧围绕我市“三个最”工作,实施“技术提升、服务增效、降费惠民、身边就医”四项行动的一个缩影,也是该院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夯基础
硬件软件双提升
医疗水平有保障
创建于1950年的普宁市人民医院,是广东省县域第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2021年,医院的门、急诊诊疗病人105.16万人次;出院病人8.48万人次。
在发展的过程中,该院的占地面积狭小,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等短板成为制约医院高速发展的瓶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该院启动了内科大楼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并即将投入使用,其建设内容为:地上25层(其中裙楼6层),地下2层,占地面积232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2093平方米。内科大楼的建设,将全面改善医院的医疗服务环境,有效解决长期困扰该院各个病区“一床难求”,加床现象严重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患者诊疗流程,通过将医院各幢楼的二层连接,打造“闭环式”的就诊服务流程,大大缩短患者就诊和等候时间;腾挪空间配置大型医疗设备,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如在地下室配置直线加速器(放疗设备)、派特CT等;通过建设地下车库,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在硬件设施得到加强的同时,该院致力于打造层次较高、梯队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医院重视人才引进,面向全国招聘高精人才。当前,该院拥有高级职称253人,中级职称43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7人,本科907人,受聘为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副教授4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市级科技拔尖人才8名。
近年来,该院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除发挥名医“传帮带”作用外,医院还通过选派骨干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培养、依托上级医院的对口帮扶以及邀请上级专家开展带教查房、学术讲座、手术带教等,多形式培养医疗人才。7月20日,中山大学“名医高徒”临床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普宁市人民医院项目举行开学典礼。该项目由普宁市人民医院委托,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协同培养。下一步,普宁市人民医院将以人才培养为重要抓手,借助中山大学的优质资源,以“名医高徒”临床医学专家培养为引领,全方位推进普宁市人民医院在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医教研能力和现代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把普宁市人民医院建设成为潮汕平原西部的区域医疗中心,为所在区域及周边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福祉提供高水平的医疗健康服务,为健康广东战略的全面实施做出贡献。
医院通过开展“名医高徒”临床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等项目,多形式培养医疗人才,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强技术
建设9大医学中心
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2021年3月,普宁市人民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医院将全力推进区域肿瘤防治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9大中心和脑病、心血管病、呼吸病、消化病等6大综合性学科群建设,着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使危急重症患者在本地区就能得到及时规范救治。
为快速提升诊治水平,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省级以上知名专家诊治,普宁市人民医院先后聘请了张少冲、张志刚、杜炎鑫等上级医院的资深专家定期来院助诊,同时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上级医院对接,为患者搭建了跨区域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为疑难性疾病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机和获取最佳的治疗方案。另外,通过加强与上级医院交流协作,“攀大联强”,先后成立肛肠治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等;与中山大学各大附属医院合作,实施“名医高徒”计划,每年培养20名医疗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近年来,医院通过搭建平台,培育名科、培养名医,应用新技术、新疗法等途径建设了以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眼科、骨外科、泌尿外科、儿科等为代表的名专科,在粤东地区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近些年开展的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填补了本地区的空白;眼科开展的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等项目成为医院远近闻名的王牌专科。2019年,医院的眼科在全省县级医院专科排名中名列第一。2021年,医院有14个专科位列全国县域医院20强。
另外,随着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深入推进,普宁市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医院,积极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努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再转诊”的就医新模式,让基层群众就近就医、节省医药费用,切实提高患者的就医获得感与幸福感。医共体建设开展以来,该院不断加强对各成员单位的业务培训,先后开展近10场次的讲座;近期,借助远程平台,启动5G超声远程会诊中心,协助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开展远程会诊、超声质控、学术交流、业务培训等,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治水平。以洪阳镇中心卫生院为例,已基本实现洪阳片区的群众小病在村卫生室、常见病多发病等在卫生院就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甚至一些三四级大手术在卫生院已能自主开展,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看病就医。
优服务
持续提升医疗水平
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提升患者体验需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在普宁市人民医院,人文关怀无处不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浸润在医院的各个角落,便民利民的举措随处可见。
医院以“三个最”为着力点,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咨询服务,进一步优化患者的就医流程,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提高群众的就医体验,该院一是进一步优化特殊门诊病人申报及结算流程,将原需要半个月才能审批的流程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并实现在医院的门诊收费处便能够即时报销。由于医院的口碑好,流程简便,该院的门特患者人数众多,约占整个揭阳市的一半。二是实施“一站式”医保结算服务。将原来需要到多个窗口办理的住院患者医保结算手续变更为只需到住院收费处办理即可,大大方便了病人的出院结算,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三是创新药事服务工作。提供中药代煎和开展腹膜透析配送服务,深受患者的欢迎和好评。四是积极开展慢性病管理,免费开展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专题讲座和健康咨询服务。内分泌科率先在揭阳地区开展糖尿病的系统性、有效性的正规宣教活动,专门设立免费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每周六下午4:00,在医院2号楼2楼内分泌科糖尿病示教室,指导糖尿病病人如何用简单的方法(饮食、运动)控制好血糖,减低并发症发生,从而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医院建立智慧门诊,在各楼层均设置智能自助机,实现从发卡到预约挂号、就诊缴费、费用清单打印、信息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打印等全程一体化自助操作,实现方便快捷就医;同时在CT室、核磁共振(MR)室和放射科配置检验、检查报告及胶片自助打印设备,方便患者及时获取检查结果。为适应电子支付及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该院着力打造互联网医院以及智慧医院,智慧医院已于近日上线使用,在线预约、支付、信息查询、病历复印等便捷功能一应俱全,实现传统就医模式向“互联网+”模式的转变,将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实现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医疗服务。
在医院,“红包”问题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阶段来,普宁市人民医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工作,围绕影响群众看病就医感受的突出行风问题,联合普宁市纪委深入开展“医者廉心”系列活动,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坚持系统施策、综合监管,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有效整治了收受“红包”、回扣的不正之风。经调查,今年以来,患者对医院医德医风工作满意度整体评价为93.5%。
暖民心
坚持公益性质
为群众“雪中送炭”
普宁市人民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1994年4月13日,是揭阳市第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20多年来,服务队坚持以“无私、无偿、奉献、爱心”为活动准则,经常深入到医疗条件较差的山区、老区、农村、社区、军营、机关、学校和家庭开展义诊服务活动,坚持把为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雪中送炭”的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医疗效果、社会效益贯穿服务活动整个过程。由于成绩显著,服务队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近年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进一步创新改革,与普宁市卫健局、医保局、团委、科协等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爱心团体联合开展志愿活动,进一步丰富志愿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每年开展志愿活动12场次,服务群众约6000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称颂。近期,结合揭阳市卫健系统落实“三个最”行动,医院成立了揭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志愿服务队,并于2022年4月16日举行授旗仪式。今年以来,普宁市人民医院志愿服务队先后洪阳镇、大坪农场、赤岗镇、流沙南街道等地开展义诊活动7场次,为基层群众提供免费诊疗以及健康咨询、宣教等服务,用实际行动落实揭阳“三个最”以及普宁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部署。
医院坚持公益性质,经常深入医疗条件较差的山区、老区、社区等开展义医义诊活动。
另外,医院眼科继续与残联及普宁市政协联合开展“爱心光明行”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为5000多例白内障患者实施全免或减免部分手术费,手术脱盲率达99%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医院还积极与颐养健康慈善基金会、狮子会等爱心团体联系,为经济困难的住院患者争取经济上的帮助。2021年以来,共为8名经济困难的住院患者争取到救助款7.5万元。
改善医疗服务,方便群众就医是医院改革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为纵深推进“三个最”工作落实落地,接下来,普宁市人民医院将以建设“粤东著名品牌医院”为目标,以推进医共体建设、高水平医院建设为抓手,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积极探索高水平医院和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共同发展模式,通过辐射带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县域内闭环式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来源:揭阳日报
撰文:高浩钦张鹤涛郑能斌
摄影:郑楚藩通讯员
历史推荐
●“普宁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缴费系统正式上线
●中共普宁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普宁市人民医院名列广东省新增20家高水平医院榜单
●我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普宁市人民医院自助挂号机上线,挂号、缴费只需十几秒
好看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