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医术】颅内动脉瘤“拆弹利器”之血流导向装置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风险。其破裂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临床预后效果差,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
颅内动脉瘤早期治疗主要依靠开颅夹闭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等介入技术。然而,颅内复杂动脉瘤(如巨大型动脉瘤、宽颈动脉瘤、梭形和夹层动脉瘤等),因存在治疗过程复杂、治疗并发症发生率高、治疗后复发率高等特点,其血管内治疗仍是巨大挑战。
关于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
血流导向装置,又称之为密网支架,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复杂动脉瘤(包括巨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多发串联动脉瘤等)的最新疗法。密网支架植入载瘤动脉后,不追求即刻影像学效果,一方面其血流导向特性引起血液在动脉瘤腔内瘀滞;同时其为血管内皮爬行提供支撑,最终达到动脉瘤的解剖学治愈,使许多过去难以治疗的复杂动脉瘤得到根治。
Tubridge通过提高支架的金属覆盖率将原本向动脉瘤内的冲击血流导向远端正常血管内,实现动脉瘤颈部的“血流重构”,降低动脉瘤局部的切应力和冲击力,从而诱导瘤内血栓形成并促进动脉瘤愈合。Tubridge的治疗范围已经从以往的颈内动脉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发展至小型、破裂、后循环、远端小血管动脉瘤,是众多复杂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目前,血流导向装置技术已在国际及国内大型神经介入中心逐渐开展。此项技术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桂医附院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紧跟国际先进水平,为桂北地区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的疾病根治带来了新的希望。
近一年来,桂医附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使用Tubridge成功治疗各类型复杂动脉瘤25例,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病例一: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64岁的易大爷(化名),因为半年来常觉得头晕,最近一个月突然加重,便来医院检查,随后入院治疗。头颅磁共振增强提示:右侧鞍旁颈内动脉C4-C6段走形区见一大小17mmx21mm类圆形异常信号影,考虑动脉瘤可能。
血管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大小约18mm×23mm。医生为易大爷实施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Tubridge置入术,选择4mm×45mmTubridge支架,缓慢释放,柔顺贴壁,最终覆盖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术后造影动脉瘤腔内造影剂明显滞留。易大爷麻醉清醒后安全返回病房,无神经功能缺失,一周后便出院。
术后半年复查
术后半年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动脉瘤腔明显缩小,瘤腔内血栓形成。
术后1年复查
术后1年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完全治愈。
病例二: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病史资料:55岁的廖大叔(化名),因为近7天一直感觉头晕,遂入院检查治疗。脑血管造影提示:右侧椎动脉V4段梭形膨大,大小11mmx12mm。
医生选择了4mmx35mm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实施置入术,缓慢释放后,贴壁良好,术后造影动脉瘤腔内造影剂明显滞留。
术前影像:
术后影像:
病例三:眼段大动脉瘤
萨女士(化名)因身体不适,半月前进行检查后,发现颅内动脉瘤,入院治疗。脑血管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大小约11.7mmx6.6mm。
医生为其实施Tubridge置入术,术中稀疏填塞弹簧圈后置入4.5mmx25mm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支架贴壁良好,术后造影动脉瘤腔内造影剂明显滞留。
医生为其实施Tubridge置入术,术中稀疏填塞弹簧圈后置入4.5mmx25mm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支架贴壁良好,术后造影动脉瘤腔内造影剂明显滞留。
Tubridge置入术,
术前造影:
术后造影:
病例四:血泡样动脉瘤
司女士(化名),因头痛1月有余,便入院检查治疗。脑血管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眼段血泡样动脉瘤,大小5.4mmx3.53mm。
医生在介入手术中置入3mmx25mm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支架贴壁良好,无支架血栓形成及动脉瘤破裂出血。
医生在介入手术中置入3mmx25mm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支架贴壁良好,无支架血栓形成及动脉瘤破裂出血。
术前影像:
术后影像:
病例五
伍大姐(化名),因为一年来一直受头晕困扰,便到医院进行检查。颈部CTA提示:左侧眼动脉起始段2.8mmx3mm。手术中置入4mmx20mm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复查造影提示动脉瘤愈合良好。
术前影像:
术后影像:
左图:术后半年复查;右图:术后1年复查。
桂医附院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组共有7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每年介入诊治超1500例,其中介入治疗量达500例。目前常规开展的介入手术有: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颅内外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机械取栓术,颈动脉及颅内血管慢性闭塞开通术治疗等。
神经内科介入专家门诊为每周星期一下午、星期二上午、星期四下午,欢迎有需求的患者到院咨询。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李浩
李浩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副主任
神经内科副主任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广西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广西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桂林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区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5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CI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
师
。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广西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西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广西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桂林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区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区自
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5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
CI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
专业特长:擅长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治疗。
专业特长:擅长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1.脑梗塞,脑出血、脑动脉硬化、眩晕症等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基础研究。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专家介绍
韦家俊
韦家俊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进修学习半年。
医学硕士,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进修学习半年。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进修学习半年。
专业特长: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专业特长:
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文/韦家俊毛敏芸
神经内科供图
编辑/徐宏艳
校对/李自恩
审核/刘开祥李锦
往期精选Editors'Choice
【收藏】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8月各科门诊排班表
喜讯|广西胃癌早诊早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桂医附院
【喜讯】桂医附院新增5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
0-17岁特殊儿童到桂医附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可享每期高达20000元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