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一名左主干闭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一科联合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导管室等多学科与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成功救治一名左主干闭塞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目前患者康复顺利、病情稳定,已顺利出院。
64岁的张女士突发胸闷、胸痛一个半小时后被120救护车紧急送往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接诊时患者表情痛苦、面色苍白、意识模糊,急诊科主治医师闫雁敏锐地察觉到患者病情危重,急查心电图显示广泛联导ST段抬高,提示为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科立即启动胸痛绿色通道,心血管一科主治医师王婷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赶到抢救室进行会诊,经过简短讨论,诊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且病情危重,随后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积极参与抢救。
心血管一科副主任耿小勇在了解情况后认为患者不排除左主干病变,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应立即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取得家属同意后,耿小勇副主任立即启动胸痛中心急救流程,导管室陈柯、闫恩阳、任汉斋以及心血管一科主治医师杨扬接到通知后迅速到位。为保证手术过程安全,重症医学科主任黄庆生在接到通知后,带领主治医师尹占齐做好急救准备。患者送入导管室后,耿小勇副主任以最快的速度穿刺桡动脉,成功置入造影管,左冠窦底造影显示——左主干完全闭塞!
左主干即为左冠状动脉主干,其血管支配整个左心系统,提供心脏2/3以上的血液供应,一旦血流被急性阻断,整个心脏将失去了大部分的血液供应,因此,由左主干急性闭塞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危险程度最高、存活率最低的一个类型。绝大多数患者猝死于院外,即使有机会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抢救成功的病例仍极少。
快速与患者家属沟通之后,介入团队立即置入指引导管,漂浮导丝通过左主干病变处达远端,球囊通过后,恢复一定前向血流,但此时患者突然出现室颤,介入团队沉着应对,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及人工辅助通气,恢复患者窦性心律。考虑到患者左主干血流有所恢复,为防止术中再次出现意外,介入团队决定终止介入手术,待其病情稳定后再次介入治疗,随后患者在主动脉球囊反博支持下转入ICU病房。
经积极抗栓、稳定斑块等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耿小勇副主任决定再次为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发现患者左主干前向血流良好,下段可见破溃斑块,左前降支堵塞程度达到90%。随后介入团队快速、精准施术,于病变处置入支架1枚,手术成功。
术后,患者转入心内科一科普通病房,肖文良主任和耿小勇副主任认真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经过心内科一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和精心呵护,张女士最终转危为安,心功能恢复良好,一个月后顺利康复出院。
科室介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20余年,拥有完备的医疗设施及优秀的医疗团队,其中心血管一科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1名,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2名,护理人员21人,诊疗经验丰富,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拥有一流的导管室及配套设备:3台国际先进的血管造影机、高压注射器系统、除颤仪、主动脉球囊反搏仪、心电监护等。导管室单独配备2名技师和2名护理人员。科室现阶段开展的项目: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经皮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扩张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永久/临时起搏器安置及更换术,心脏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冠状动脉内溶栓术,冠状动脉旋磨术,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等。
来自: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