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角膜移植助20余人重获光明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眼外伤科医护团队克服困难,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努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今年7月,该团队成功完成22例角膜移植手术,手术例数创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历史新高。
7月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22名患者以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内皮代偿失调、角膜细菌感染、角膜真菌感染、先天性角膜巩膜化等眼病为主。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患者是患有先天性角膜巩膜化,刚出生5个月大的尧尧,术后尧尧发白的角膜重新变回黑色,不仅改善了眼部外观,也为将来视力的发育提供了保障,家长对孩子术后效果非常满意;年龄最大的患者是90岁高龄的汤先生,汤先生患有右眼角膜内皮失代偿,术前视力仅有0.02,同时伴有畏光、流泪和磨痛刺激症状。张晓融主任带领手术团队应用内皮细胞计数3200个/mm²
的供体材料制备内皮植片,成功为这位耄耋老人进行了角膜内皮移植,术后第一天汤先生视力就恢复到0.4。这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革命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他又是敬礼又是作揖,再三对手术团队表示感谢。
据张晓融副主任介绍,正常的角膜就像水晶一样透明清澈,又称“黑眼珠”,虽然仅有半毫米厚,但它不仅组成了眼外壁,还具有强大的聚焦功能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就像相机的镜头一样。当角膜由于各种原因变得混浊影响我们视力时,可以通过角膜移植的方式,重新恢复视力。
角膜移植术是指用透明、健康的供体角膜替换病变角膜组织,达到增视、治疗某些角膜疾病和改善外观的目的,是异体移植效果最好的一种手术。目前我国角膜盲患者约400万人,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盲的有效方式,但受供体等条件限制,我国年手术量仅有5000-10000例,大部分患者只能在黑暗中苦苦等待手术,很多人因此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甚至丧失眼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眼外伤科自2009年成立以来,便积极尝试开展角膜移植手术和眼库建设,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角膜移植手术水平和数量均位列全国第一梯队,2019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眼库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成为河北的区域性眼库。同年11月,河北省红十字会命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眼库为“河北省红十字眼库”,眼库综合实力在国内名列前茅。近几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眼外伤科手术量稳步提升,去年全年完成角膜移植手术103例,已成熟开展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板层或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和角膜内皮移植术,可从容应对各种角膜移植方面的疑难手术,角膜移植专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未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眼外伤科将继续秉承“除患者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理念,守护患者健康,坚持做将患者带向光明的引路人。
来自: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