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共同研发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肿瘤靶向药
8月13日上午,外科梦工场与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团队“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肝癌靶向新药研发讨论会”成功召开。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药学院院长张勇、副院长潘振伟、血管药物研究所所长王志国、药理教研室副主任吕延杰、张妍教授、杜伟杰副教授、刘宇副研究员、袁野副教授、卞宇副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教授、肝胆外科王博副主任、张晓刚教授、外科梦工场吴荣谦教授、刘晓丽教授、刘智俊研究员、刘晓菲助理研究员以及全体师生参会,双方就项目推进、新药转化、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和交流,以期共同促进药物创新转化。会议由吴荣谦教授主持。
首先,杨院士发表致辞。他讲到,8月初,与吕毅院长共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交流会,双方就各自团队在磁性纳米材料及靶向药物研发方面进行了交流。此次会议将进一步落实双方的合作。
接着,刘晓丽教授以“肿瘤纳米磁热疗”为题汇报了磁性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针对目前磁热疗剂产热效率低、靶向富集能力差以及磁热引发的生物效应不清楚等问题,详细介绍了课题组新型磁性纳米材料的抗肿瘤疗效及未来发展前景;刘晓菲助理研究员报告了“纳米复合药物的研发与治疗”,介绍了多型纳米复合药物增强肿瘤光动力、光热疗效以及单原子纳米酶的合成和抗肿瘤治疗效果;丁泓帆博士做了“病肝离体肝脏新药验证系统”的报告,介绍了病肝离体肝脏新药验证系统的设想、构建,该系统利用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对手术切除的病变脏器进行循环重建、体外保存,在此基础上,以真实的病理、生理场景,进行新药、新材料的早期快速验证,推动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的转化。
刘宇副研究员介绍了“抗肿瘤多肽药物的研究发展”,阐述了多肽药物的发展及困境,以及新型多肽药物的研制及其在肝癌、结肠癌、脑胶质瘤中的抗瘤效果;袁野副教授以“小分子化合物B1抗肿瘤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为题,介绍了该小分子化合物对骨肉瘤、肺癌、结直肠癌具有广发的抗肿瘤活性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
交流讨论环节,双方围绕纳米材料靶向药物研发、临床试验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纷纷表示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面开展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吕毅院长讲到,目前,交大一附院正在全力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专门设立临床研究病床,大力支持创新技术先行先试,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外科梦工场始终围绕临床问题,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闭环,希望团队纳米药物方向能够与杨院士团队充分合作,共同解决药物研发周期长,加速新药临床进程。杨院士表示,双方在纳米药物方面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此次会议基本达成共识,后续由团队成员互相对接,尽快将合作落到实处。
文章来源:外科梦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