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正式获批心脏移植、肺脏移植资质
2022年8月12日,按照《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审批流程,根据相关医疗机构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申请审核结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认定中日友好医院等医院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的通知》,吉大一院正式获得心脏移植、肺脏移植资质。本次共有38家医疗机构参加评审,最终11家医疗机构获批,充分展现了国家卫健委对吉大一院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的肯定,至此,正式开启了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发展新篇章。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关于器官移植的相关要求,进一步部署心脏、肺脏移植工作有效落地,8月2日16时,吉大一院在门诊八楼会议室召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部署动员大会,党委书记吕国悦、院长刘彬、副院长王海峰,心脏移植团队、肺脏移植团队负责人,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第二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同志,OPO办公室、党政综合办公室、宣传统战办公室有关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器官移植中心执行主任傅耀文主持。
王海峰首先介绍了心肺移植资质获批过程。他讲到,吉大一院在已有肝脏、肾脏移植资质基础上,OPO办公室联合器官移植中心于2019年开展器官移植执业资质的心脏、肺脏移植资质申报工作,经过近三年的筹备与部署,根据国家对于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等文件的要求,国家卫健委受理医院报送的心脏、肺脏执业资质申请材料,并按照相关工作流程,组织器官移植资质现场审查。6月25日,专家组到医院开展器官移植执业资格认定现场审核工作,并于7月30日正式获批,8月12日印发。
心脏外科主任马大实在讲话中对院党委及领导班子给予的强力支持表达了感谢。他表示,科室将做好充分准备开展心脏移植相关工作,并围绕受体、人力资源、器材设备等对心脏移植团队目前的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他强调,团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完善人员梯队建设,不断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器官维护、术后管理等方面的诊疗技术水平。
胸外二科主任李洋对开展肺脏移植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表示,为了更好地开展肺脏移植工作,团队前期进行了充分准备,在进行动物实验的同时,团队积极选派医护人员到国内著名的肺脏移植医疗机构进行学习,并建立了麻醉管理及随访体系,安排专职护士全面负责随访工作。肺移植团队将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提升诊疗水平,为成为东北地区权威的肺移植中心而不懈努力。
刘彬指出,器官移植是医学的奇迹,是生命的接力,是吉大一院重点发展的学科,心、肺移植资质的获批是吉大一院器官移植的里程碑事件,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表示,器官捐献、移植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为挽救患者生命作出重要贡献,各移植团队要加强团队建设及宣传工作,以更加扎实的技术和工作作风有序推进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将会从政策上给予充分的支持。他希望相关科室及团队能够不负众望,做国内一流的器官移植团队。
吕国悦指出,器官移植是医院战略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自去年七月份成立器官移植中心后的半年内,中心蓬勃发展,移植数量及质量不断攀升。他表示,医院将器官移植作为高峰学科的第一梯队,器官移植中心承载着学科建设的希望,各团队间要形成合力,将细节落实到位,积极谋划、拿出措施、营造氛围、深入思考,以精湛的技术、精良的管理、精益的远期效果,形成良性循环,以更加出色的姿态站在器官移植领域发出吉林声音,从而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发展,造福更多患者,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吉大一院是吉林省器官获取组织、吉林省器官移植质控中心、吉林省脑损伤质控中心、吉林省器官移植及免疫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为国内著名肝移植专家、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吕国悦,中心执行主任为国内资深肾移植专家傅耀文,中心拥有高水平、高技术的团队以及规范化的移植登记、移植手术、术后管理、随访、免疫检测管理体系,中心依托器官移植相关学科雄厚的实力和科学的管理,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体系。
此次心脏、肺脏移植资质的获批,是卫生主管部门对吉大一院器官移植技术实力和学科建设的肯定和认可,更是吉大一院为广大器官移植衰竭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将以此为新起点,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医院器官移植事业再上新台阶。
来源丨OPO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