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吕国悦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
8月19日上午9点,2022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顺利开幕。会上,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名单正式公布,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吕国悦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
“中国医师奖”是经国务院审核批准,经原卫生部批准设立的我国医师行业的最高奖项。根据“中国医师奖”评选办法,由各省市医师协会(未成立医师协会的省市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推荐)、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含武警卫生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等单位推荐的候选人,经中国医师协会先后组织初评、终评委员会审议,最终产生“中国医师奖”候选人,经公示后正式公布。
该奖项设立的宗旨是通过表彰奖励医师队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代表,展示当代医师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精神风貌。弘扬我国医师开拓进取、刻苦钻研的从业精神,促进医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吕国悦简介
吕国悦,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等荣誉。
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第八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及移植学组委员、国家癌症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常委、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及“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外科学》编委、行业顶级刊物《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等杂志编委。
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20余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获资助金额2000余万元。
2020年带队支援武汉62天,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武汉市肺科医院开展救治工作,实现多个国内首创及吉林之最,为全国抗疫贡献了吉林智慧和吉林力量。享有专利的抗疫一线四项发明,其转化成果已投入使用。2021年和2022年,坚持疫情防控和院内救治“双线作战”,在抗疫一线实施分级分区分层救治等模式,在院内开创“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均受到央视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为全国200余家医院分享疫情防控和医院管理经验。通过精细化管理深化医疗改革,开创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学术特区”“学科特区”,推出医教研特色文化品牌,释放医院发展潜力。
从事普外科医教研工作20年,擅长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疑难疾病诊治,2013年带队自主完成了吉林省真正意义上的首例肝移植手术。2014年带领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加入中国肝移植注册委员会,从国内169家移植中心中脱颖而出,成为34家核心成员单位之一。2017年带队开展东北首例儿童活体肝移植和劈离式肝移植,2021年成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吉林省儿童肝移植慈善医疗救助联盟。在肝移植领域,带领团队陆续填补了多项东北地区肝移植技术空白,开辟了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成人及小儿肝移植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