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中医外治疗法
前三篇系列文章已给各位家长们揭开了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神秘面纱,如想回顾腺样体为何物?要不要手术?可翻至文末点击往期回顾。
今天给您揭晓新的悬念——腺样体肥大的中医外治法有哪些?
中医外治法,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各种器具或手法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中医对外治法的使用历史悠久,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具有简、便、快、验的特点,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儿童这类“不肯服药之人”,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且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属于慢性病的调理,辅以外治往往能缩短疗程,更适合难以坚持长期服药的小孩。
中医传统的外治法有很多种,常用于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有:针刺、艾灸、耳穴贴压、穴位贴敷、推拿、中药熏蒸、香囊等,这些外治疗法在之前鼻炎、流感等文章中也有提到,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外治法在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中是何方宝剑?
首先,回顾一下之前讲过的腺样体肥大的三大核心症状:鼻塞!入睡打鼾!张口呼吸!造成这些症状的罪魁祸首都是“堵住的鼻子”!
亮剑一:鼻子堵住了怎么办?针刺帮你家孩子丢掉烦恼
针刺疗法在前不久才荣登国际顶级医学杂志,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已是非常明确。过敏性鼻炎也是腺样体肥大的常见原发病之一,鼻塞是共通的症状,也是最让孩子难受,最难缓解的症状。针刺对鼻塞的缓解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话不多说,有图有真相:
中医理论认为,腺样体肥大多因患儿体内正气不足,多次反复受邪,导致痰瘀内生,阻滞于鼻腔,引起气道不通,出现鼻塞,眠时呼吸音增粗,打鼾,张口呼吸,甚至呼吸暂停,憋醒等症状。
小熊中医针灸团队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儿童舒适化治疗理念”,即结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在针具的选择、操作环境、治疗前心理建设、针刺手法和顺序、调神和治疗后安抚等方面制定综合的规范化治疗,从而提高患儿针刺接受度;同时与鼻炎团队合作,根据该病的病因病机,选取主穴“印堂、迎香、通天”,配穴(选用):鼻通、百会、上星、四白、太阳、合谷,最终形成“儿童舒适化通鼻止涕针刺法”的综合特色诊疗技术。
该技术能够迅速减轻儿童鼻塞流涕等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药物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符合临床安全、有效、绿色的儿童治疗发展趋势,临床运用多年,疗效确切,患儿接受度高,已经成为鼻炎团队手中的“王牌”武器。
亮剑二:小孩对针刺很恐惧怎么办?揿针就是我们的“暗器”
小孩俱针也是人之常情,好在我们有“暗器”。揿针是中医传统皮内针治疗的发展和创新,因形似图钉,又称为图钉型皮内针。针体只有约1cm长,因此常被质疑是否真能起效?
其实,揿针属于针灸中的浅刺法,基于中医经络的“皮部”理论,通过长时间刺激皮肤及穴位,一样可以起到调节经络脏腑的作用,且“暗器在手,神兽不走”,对于实在无法接受传统针刺疗法的小孩,可以用揿针替代针刺疗法。
亮剑三:白天不鼻塞,晚上鼾声如雷怎么办?艾灸来“补刀”
家长苦恼,孩子晚上的鼾声太如雷贯耳了,也没有时间经常带来医院做针刺治疗,在家里能怎么办呢?针灸疗法,本身就是针和灸的结合,艾灸是相对适合家长在家里操作的疗法,艾灸可以有效缓解因鼻黏膜发生水肿后,致使鼻腔通气面积变小,鼻腔阻力升高而产生的堵塞症状,艾灸的部位首选背部“肺俞穴”,面部可以选择从“印堂穴”到“素髎穴”来回灸。
注意!不是每个小孩的体质都适合艾灸,应先由中医师辨证,偏寒或偏湿或偏虚的患儿更为适用,且在家给小孩艾灸时注意谨防烫伤,尤其颜面部。
亮剑四:增生的腺样体如何消?小耳朵大智慧
小小的耳朵上居然也有上百个穴位。耳穴,也叫反应点,当人体内有疾病时,往往会在耳朵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对于腺样体肥大的小孩,我们通常选择“内鼻”、“鼻咽点”等耳穴进行贴压,达到腺样体在耳部反应点的精准刺激,有助于改善腺样体组织周围的炎症状况。如果小孩反映贴压部位有疼痛也是正常的,应适当按压刺激促进疗效。
亮剑五:上熏下蒸气血通,香囊足浴齐上阵
除了以上几种外治法,香囊和足浴也是小熊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
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是盛香料的囊袋。《黄帝内经•素问》言:“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芳香药味通过口鼻黏膜、肌肤毛窍吸入,并随气血经脉的循行遍布全身,能以气化气、以气易气,达到预防疫疠邪气,或者养生调理的作用。
◆中药香囊加入艾叶、苍术等芳香辟秽的药物,可以防疫抗疫;加入荆芥、升麻、白芷等芳香通窍的药物,可以祛风通窍;临床上小熊中医师会根据患儿的证型开出相应的香囊,以通鼻开窍,预防复感。
◆中药足浴是根据中药辨证论治原则、藏象学说、经络传导学说以及现代足部反射区理论为指导,选配适当的中草药煎煮成中药热水液对双足浸泡、浴洗,使双足经络得到疏通,从而使机体各组织器官、部位的气血运行通畅,功能相应增强。小熊鼻炎团队中的邓健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组方而成的“鼻窒足浴方”是儿童腺样体肥大外治法组合拳中的重要一环。
有了这些尚方宝剑,还会听到小孩腺样体肥大就瑟瑟发抖吗?相信不少家长已经充满了信心与病邪战斗到底。另外,由于小儿推拿内容较多,需要附上具体手法的动图以便家长们家庭操作,所以另起篇幅讲解。请大家继续关注哦!
科普作者
徐方蔚
中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博士,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吴力群教授,亦随全国名老中医王素梅教授跟诊学习,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儿科专科培训。
擅长中医药治疗哮喘、慢性咳嗽、鼻炎、腺样体肥大、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小儿抽动症、多动症等神经精神类疾病,腹泻、便秘、厌食等常见消化道疾病,遗尿、过敏性紫癜等肾脏疾病,湿疹、荨麻疹、青春期痤疮等皮肤病以及小儿体质调理。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协会青年委员。
陈珏璇
中医师
留美博士,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唐纯志教授。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运用中药和传统针灸、耳穴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治疗小儿的常见病,如咳嗽、鼻炎、厌食、多动症、肥胖、面瘫等,对头痛、失眠、腰痛、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康复等成人的干预调理也有一定经验。
往期回顾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