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宝妈遭遇耻骨联合痛,怎么治?
本文首发于“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许多患者就医的首要原因。其类型有多种,如颈肩痛、腰腿痛等。那么,你知道孕妈妈常遇到的一种痛——耻骨联合疼痛吗?
什么是耻骨联合痛?
以女性多见,属于骨盆带疼痛的一种,好发于孕中晚期和产后早期。主要表现为耻骨区及大腿根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臀部或腰骶部,极大地影响日常生活:如床上翻身及体位转变困难,不能单腿站立或爬楼梯,迈腿费劲、或步行速度变慢,严重者甚至无法步行。对宝妈们来说,耻骨联合疼痛是造成产后抑郁的因素之一。
无论是孕期或产后,若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千万不要强忍,建议到正规医院产科或妇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转介到康复治疗部门行精准的体格、影像检查和康复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
耻骨联合在哪里?
耻骨联合在哪里?
耻骨联合是由骨盆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连接构成。耻骨间盘中往往出现-矢状位的裂隙,耻骨间盘女性较男性的厚,裂隙也较大,孕妇和经产妇尤为显著。耻骨联合的活动甚微,但在分娩过程中,有轻度分离,以增大骨盆的径线。妊娠期间,女性身体会分泌大量的松弛素,使骨盆上的韧带变得松弛,耻骨联合会有轻微的活动,正常人的耻骨联合的间隙为4~6mm,妊娠期间可生理性增宽2~3mm,多数在产后1个月内会恢复正常。但间隙若超过10mm可确诊为耻骨联合分离,耻骨联合分离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但严重的耻骨联合分离会导致产后骨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更易出现耻骨联合疼痛。
耻骨联合痛的原因有哪些?
(1)孕产期的激素作用,耻骨区韧带松弛;
(2)孕期体重快速增长,胎儿过大;
(3)双胎或多胎妊娠;
(4)高龄妊娠;
(5)缺乏运动,骨盆带核心力量薄弱。
(6)分娩时用力不当(经阴道);
(7)耻骨联合愈合不佳;
(8)先天骨盆过度狭窄;
(9)身体其他部位慢性疼痛(如下腰痛)
(10)耻骨错位;
(11)耻骨联合严重分离;
(12)耻骨区外伤。
孕期如何预防耻骨联合痛?
孕期如何预防耻骨联合痛?
1、饮食均衡,补充钙及蛋白质,严格控制胎儿体重的增长,避免出现巨大儿,定期进行产检。
2、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避免跷二郎腿;避免坐太矮的椅子或半躺在软沙发上,坐下时尽可能直立后背,并给后背一个很好的支撑。
3、避免使双腿持续分开的动作,比如爬楼梯、上下汽车、或进出浴盆等,如果必须分开双腿,一定要小心、缓慢地移动,爬楼梯时先将比较有力或方便的腿踏上台阶,然后再迈另外一条腿,一次迈一个台阶。
4、避免单手提举或推拉重物,在超市购物时最好请准爸爸代劳。
5、动作幅度要小,特别避免下肢可能的大幅度动作。避免单腿站立穿脱裤子。
6、床垫软硬适中,睡觉姿势可选择左侧卧+双膝之间垫枕头,注意宝宝的同时也要兼顾好妈妈的睡眠舒适度,长时间卧位建议适当调整睡觉姿势。
7、坚持科学锻炼,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强化盆底及骨盆的肌肉力量,提高骨盆的稳定性。
8、根据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骨盆带或医用托腹带。
9、调节好心理状态,保持心态平稳。
耻骨联合痛的康复处理
运动治疗:很好的康复方式;
物理因子治疗(超声波、经皮神经电刺激、冰敷、激光治疗等);
手法治疗(骨盆调整、软组织松解、肌肉能量技术等);
药物镇痛;
健康宣教。
耻骨联合痛运动治疗
筋膜腹式呼吸训练
经鼻吸气:仰卧位,屈髋屈膝,双足平放于床面,肩部放松,在进行呼吸训练时,患者的右手放置在上腹部,左手置于胸部,然后口唇轻闭,舌尖抵住上腭,经鼻缓慢深吸气;顺呼吸使膈肌尽量下沉、腹部隆起,而逆呼吸则使膈肌上提,腹部回缩,自然停顿1~2秒。
深度呼气:患者呼气时,口唇微开,舌尖复位,顺呼吸逐渐收缩腹肌,确保腹壁下陷,而逆呼吸则逐渐隆起腹壁,将气经口呼出,再以鼻吸气。每天3组,每组10个。
▲筋膜腹式呼吸训练
骨盆运动训练
骨盆运动训练
利用Bobath球进行骨盆前后左右运动,以增强骨盆灵活性,各个方向进行5~8次训练,每次3分钟。
Bobath球上骨盆运动
SET悬吊训练
SET悬吊训练
仰卧位,双下肢置于悬吊带上,指导其收紧核心,夹臀抬起下半身,配合鼻吸口呼训练,每次5分钟。
悬吊支持下臀肌训练
广西江滨医院物理治疗科
康复塑人厚德精诚
行胜于言PT为民
广西江滨医院物理治疗科(PT科)整合成立于2017年9月8日(世界物理治疗日),是集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重点学科。
科室赓续70余载江滨物理治疗血脉,秉承“优质康复,孜孜以求”的理念,淬炼了一支国内知名的物理治疗团队。现有专业人才81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0人、研究生10人。设置肌骨康复中心、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中心、水疗中心,神经康复一组、神经康复二组、骨与关节、脊柱脊髓、颅脑损伤与老年康复、颈肩腰腿痛、运动康复、加速康复外科、女性健康、物理因子等10个亚专业组和康复实验室、假肢矫形康复室,在国内率先开设物理治疗科门诊。科室业务面积3072㎡,拥有尖端智能康复机器人、等速肌力训练系统、虚拟现实步态分析与训练系统等价值2512万元的先进康复设备和器械,汇聚动态关节松动术、神经松动术、筋膜手法、美国脊骨神经医学治疗技术、新Bobath概念技术、德国MTT医学运动康复技术、日本标准手法、美国OGI手法、NJF技术、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技术、水治疗技术等国内外先进治疗技术,首创国内特色的正脊扩孔减张法。构建了“评估+治疗+训练”的系统康复体系,为广大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康复评估、物理治疗等诊疗服务,年治疗量20余万人次。
科室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30项,发表学术论文120篇,28人担任国家级和省级学术职务,10人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康复治疗师等国家级和省级学会荣誉。多次举办包括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在内的高水平学术会议。长期承担区内外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的实习、进修带教工作,培养物理治疗优秀专业人才上千人。
咨询电话:
0771-2080165
0771-2114480
0771-2080275(门诊)
▐来源:黄大海余运秋冯斌廖祖琼姚涛/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
▐编辑:陈春栩
▐审核:马金玉
END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