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 三级甲等 公立医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医院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 > 医院动态

导尿袋的尿液突变紫色,一查竟然是……

故事由此开始……

某一天早上查房,在检查患者的尿袋时,突然发现她的尿管和尿袋呈紫色,以前从没见过,心里头一阵担心和恐慌……

赶紧给她测量了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血氧都正常,呼吸也平顺,检查腹部,腹部触诊是软的,没有明显压痛,下腹膀胱区也没有明显的膨隆……检查输液情况也正常……这是怎么了?

在犹疑各项细节间,刚好患者家属进来探视,也发现了患者的紫色尿袋……

可能也是因为第一次见到,十分担忧的问道,“姑娘,这是怎么了啊?怎么是紫色的尿?是病情加重了吗?有没有生命危险啊?”

我赶紧安抚他,“您先别担心,刚给她测量了生命体征,都是正常的”。

这时,刚好医生过来查房了,医生看了看尿袋,回管道:“这是紫色尿袋综合征,跟患者长期留置尿管、泌尿道感染密切相关,放心吧,目前没有生命危险”,然后转向我说道:“先留个尿液标本送检吧”。

看到医生泰然的样子,我和家属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

紫色尿袋综合征

紫色尿袋综合征首次报告于1978年,紫色尿袋综合征是指在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出现尿袋呈紫色现象,2006年Komiyama进一步研究发现,紫色尿袋综合征是由色氨酸经尿中细菌分解而成,在临床上十分罕见。

它主要表现为长期留置尿管后尿管、尿袋出现色素沉淀,颜色可以由淡紫色到深紫色,紫色褪色后可为蓝色。

主要原因是色氨酸经细菌代谢后产生的吲哚硫酸盐在碱性环境下催化吲哚酚生成蓝色的靛蓝和红色的靛玉红。根据三原色原理,二者混合成为紫色。

一句话解释:紫色尿袋综合征的发生与色氨酸代谢及泌尿道细菌感染相关。

紫色尿袋综合征在老年女性中常见,尤其是长期留置尿管者,在非住院的长期(两个月以上)留置尿管者,紫色尿袋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16.7%。

日常处理

处理措施:包括定期更换尿管和尿袋、抗感染、酸化尿液、改善胃肠道功能等。

1、尽量减少食用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小米、牛奶、香菇、葵花子、海蟹、黑芝麻、黄豆、南瓜子、肉松、油豆腐、鸡蛋、鱼片等;

2、根据送检尿常规结果,如PH偏碱,则需要酸化尿液,可督促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定期更换尿管和尿袋,不能拔除尿管定期更换,一般2周更换一次;选择抗返流功能的尿袋,防止尿液返流至膀胱,造成逆行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

4、抗感染,督促患者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生成的尿液能够冲洗尿路,防止细菌进入膀胱。使用抗生素,在出现尿液浑浊、脓尿、血尿、尿液引流不畅时,可采取膀胱冲洗清洁尿道;

5、改善胃肠道功能,加强腹部顺时针按摩,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胃肠道蠕动,采取合适的排便体位,必要时行肛门扩张训练,使用开塞露等辅助排便。

预后

一般认为,紫色尿袋综合征属于良性过程,但往往与泌尿系感染相关,多数学者认为其对病人的预后无不良影响,大多不需给予强化治疗。

临床上正确认识这种疾病,了解该疾病的形成原因及其警示意义,做好相应预防措施,减少由此引起的恐慌和过度检查,并安抚病人,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专家介绍

林兴栋

主任中医师、教授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疗中风(脑血管病)、头痛、眩晕、失眠、帕金森氏病、脑炎(多发性硬化)、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和中医药防治(热病)感染病。

出诊信息

总院

总院: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总院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261号

专家介绍

叶江琳

副主任中医师

擅长

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在中风、失眠、眩晕、痴呆、头痛、肢体麻木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出诊信息

总院(院本部):周一下午、周六上午(特诊)

芳村分院:周四上午

相关科室介绍

相关科室介绍

内三科介绍内三科(神经内科)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重点发展学科,科室本着“病人至上、服务患者”的宗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失语、痴呆、头痛、眩晕、颤证、癫痫、面神经炎、面肌痉挛、失眠、多系统萎缩、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配备专业的综合性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目前已形成三个主要优势病种:中风、眩晕和颤病,针对三大优势病种,已形成完善的诊疗规范(中医特色突出)、疗效评估系统和预后管理系统。

经过多年的运作,我科诊疗过程严格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及施护原则,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对中风、眩晕、颤病等脑病科患者进行全面评价,实施个体化治疗及护理。同时,医护人员广泛接触临床中西医不同病种,吸取各科的中西医诊疗特色及优势,进一步丰富临床经验,拓宽中西医的理论与诊疗思路,增强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科室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2项,广州市卫生局课题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要进行脑卒中相关实验研究。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专科专病建设】

我科以中风为主攻病种,发扬中医特色,救治了许多中风急危重症患者,在中西医结合诊治中风(脑梗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配有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对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系统康复治疗。根据中风的发病特点进行创新性分期治疗:中风急性期治以“开窍醒神、活血化瘀”为主;中风恢复期重视扶正,以温补脾肾为主,兼活血涤痰;中风后遗症期以益气血、补肝肾、填精益髓为主法。并根据本科成员的多年临床经验研制出益气活血片,实验研究证明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防止血栓形成,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此外,近两年逐步在眩晕和颤证两个优势病种上发挥中医特色,运用陈根成主任推崇的“命门”学说,通过“温养命门”的治疗方法,结合临床实践,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疗效满意。

【中医特色疗法】

开展以脑血管病为重点的中风康复治疗及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贴敷、穴位注射、中药奄包、中药外洗等。开展开天门手法治疗,对于眩晕、头痛等疾病有较好疗效;开展耳穴压豆治疗,对于中风、眩晕、失眠取得满意疗效。

供稿:邹新兰

排版编辑(实习生):黄山岳

校对编辑:李龙浩

热门推荐

热门推荐

推荐医生
方坚
方坚 骨科门诊 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骨伤疾患,能解决本学科较复杂,较疑难病证的诊治问题,特别在中医药参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肿瘤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苏日娜
苏日娜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于诊治牙髓病,牙周病,根尖周病等各类牙病以及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错颌畸形的矫治,对长期打鼾影响睡眠和夜磨牙的患者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可开展儿童牙齿窝沟封闭,牙齿脱位后再植,牙槽骨修整术,颌骨隆突修整术,唇舌系带矫正术等,尤其擅长对难度大的各种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的制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黄建华
黄建华 内科门诊 副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肾炎,难治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等肾脏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

唐犀麟
唐犀麟 眼耳鼻咽喉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眼底出血;葡萄膜炎;角膜病;干眼症;青少年近弱视。鼻窦炎;乳突炎;中耳炎;耳鸣耳聋等。擅长眼部整形;激光泪道成形术;眼外伤;白内障超声乳化等手术

广州重要疾病医院推荐
广州重要科室医院推荐
相关药品 更多»
盐酸奥洛他定片
盐酸奥洛他定片

功效主治: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湿疹、皮炎、痒疹、皮肤瘙痒症、...

咪唑斯汀缓释片
咪唑斯汀缓释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和其他过敏...

苯磺贝他斯汀片
苯磺贝他斯汀片

功效主治:1.过敏性鼻炎;2.荨麻疹;3.皮肤疾病引起的瘙痒(湿疹·皮炎、...

苯磺贝他斯汀片
苯磺贝他斯汀片

功效主治:1.过敏性鼻炎;2.荨麻疹;3.皮肤疾病引起的瘙痒(湿疹·皮炎、...

苯磺贝他斯汀片
苯磺贝他斯汀片

功效主治: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痒疹,皮肤疾病)...

相关检查 更多»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术,可显示动、静脉血管的具体解剖结构及管...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项目繁多大致分为五类,耳的一般检查、咽鼓管功能检查、听功能检查、...

心电图
心电图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电活动变化的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包括有前庭眼动反射弧的眼震检查、前庭脊髓反射系统的平衡功能检...

身高测试
身高测试

身高测试是测试人体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人体的身体匀称度,评价人体...

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内镜检查,利用较小孔径的宫腔镜,通过宫颈口进入到宫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