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应急病房:控疫情之风险,纾患者之危难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应急病房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应急病房自2020年设立以来,医疗救治快速反应、快速分流、快速救治,具有保障到位、有序协作的后勤服务。在日常管理中,强调应急反应队伍的能力建设,强化对各类应急的快速反应建设,注重应急队伍对应急的响应速度和能力的提升。
今年3月至7月,我院应急病房接收门诊患者247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23人次,留观患者(3月-5月)360人次。
成绩斐然,口碑载道
我院应急病房通过一系列防控措施,有效开展疫情防控管理工作,在制定全面防范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同时,积极救治患者,为患者带来贴心服务与人文关怀。在救助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上成绩斐然:
1.同心协力,抢救重症肺炎、心衰患者。5月11日,多科室医师联合诊治,为该重症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一方面改善脑循环,另一方面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控制肺部感染,畅通呼吸道,改善通气功能,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
2.护航母婴健康,搭建生命桥梁。7月14日上午11时,我院应急病房收悉一名特殊孕妇,该孕妇从广州国际驿站转送过来,我院坚持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和守护广大市民生命健康并举,在确保产妇顺利生产的前提下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一枚可爱健康的男宝宝在我院诞生,母子平安。至今年7月,我院应急病房孕妇住院30人次,剖宫产9例,顺产2例,其中一位顺利生产的产妇黄女士在感谢信中大力夸赞救治医师以及护理团队。我院搭起的“生命之桥”,满足特殊群体就医需要,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为多位血透患者成功开展了床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相比传统血透治疗,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生物相容性好、副作用少,可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患者血压影响小,可以清除部分炎症因子,更适合危重患者,这些优点使其已成为各种危重病救治中最重要的支持措施之一。我院医务团队克服技术难点,为重症患者后续规范的专科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重生的机会。
4.挑灯夜伴,常态化加班。白班医护人员工作至晚上9点半返回酒店,夜班医护人员通宵工作,下夜班当天下午仍选择回院加班。在应急病房里,没有推诿,没有漫不经心,唯有日日夜夜的“十二分精神”。面对超额任务,全力付出,做好应急病房的“守门人”。
对症下药,具体分析
我院作为广州北部地区应对疫情的前沿阵地,在严峻疫情形势下,积极调整、反馈疫情防控策略,为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发挥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些许不足。一是在客观条件上,存在床位紧缺、对“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内容落实不足、个人防护与安全、不良事件及院感风险等问题。二是在沟通上,存在区内外沟通不流畅、信息对接出现偏差、院内外就诊流程不清晰、其他诸如新冠疑似孕妇收治、接触隔离病人转ICU的具体程序问题。
鉴于我院具有较强的空间集中性、人口密集性和影响辐射性,我院将针对具体问题,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提高我院自身安全度、维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现代医院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
↓
一是加强与区外卫健局的沟通与协调,理顺隔离病人的转运交接。
二是加强与区内医疗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减少不必要的住院与留观。
三是启动防疫通的转运功能系统,更快捷转运交接病人。
四是协调好突发疫情时医务人员的调配。
五是关注应急病房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六是积极回应应急病房医务人员强烈需求,针对轮班管理以及伙食等人文关怀问题,及时调整,强化医务人员使命感,更激发其归属感。
我院应急部门在今年上半年工作中,不断完善应急管理预案,建立科学应急机制;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动态反馈调整措施;科室部门联防联控,形成救助和防控的有效合力。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应急病房将继续有序、规范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管理工作,合力调度医疗资源,守护人民健康!守护粤土平安!
图:应急病房
编辑整理:宣传科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服务号
微信号|hdqrmyy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订阅号
微信号|hdqrmyyd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