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时刻】手牵手妙手治病 心连心精心服务 ----记录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八科优秀医疗服务事迹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各行各业都面临新变化、新挑战,同样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八科医疗服务的展开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科主任王丽莉的带领下,B5病区、B6病区一起呈现了“用技术治疗患者伤用温情治疗伤者痛”的和谐画面。
2020年9月初,65岁的徐某因在院外病情波动,不规律服药,并且有冲动毁物的行为,情绪激动,不得已被家属送入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在徐某住院期间科主任王丽莉以及病区主任王从辉不仅仅在治疗上下功夫,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了规范、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还十分重视患者家属的感受。因疫情期间不能探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更为重要,主管医生苏晨不仅做到每天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针对患者病情变化请示上级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添加了家属的微信随时交代患者病情,并利用值班时间安排患者与家属视频通话,既安抚了患者思念家人的情绪,又缓解了家属因不能见到患者而担心的不安,同时拒绝了家属为表示感谢和托付送的红包和礼品,并告诉患者家属用心对待病人是每一个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因患者初入院时冲动行为明显,护士长高用艳及其他护理人员为徐某的生活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患者情绪不稳定时仍冒着被抓伤的风险坚持给患者喂水、喂饭,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告知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徐某的病情有了很大的改善,情绪稳定,顺畅沟通。两个多月后徐某出院,无论是徐某还是家属均表示了对B6病区医护人员的感谢,并于2020年12月7日来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办公室送来了珍贵的感谢信,信中充满了对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八科医疗服务的肯定和赞美。
同样是八科,B5病区的田甜主任也收到了一面锦旗,代表着患者张某对田主任、主管医生李露露大夫和在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八科轮转的魏安大夫医疗服务的肯定和表扬。住院期间,田甜主任作为病区主任,不仅在治疗上针对患者的病情随时调整用药,还带领主管医生开展心理治疗工作,不论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都耐心的和家属沟通病情,安抚家属在院外对于患者病情的担忧,让患者及家属不再认为医院只有冷冰冰的仪器,还有医务人员温暖病人的心。做为男病房的护士长,杨顺利带领着所有护理人员细心照患者的生活,让患者在病房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关怀,经过医护悉心的治疗和护理,张某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张某及其家属由衷地感谢田主任在住院期间对张某的诊治和关爱以及B5病房全体医护对张某的照顾,家属说:“面对精神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以及给家人带来的无助与压力,我一度感觉非常消极,但是你们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让我们在最无助的时候体会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家人一般的温暖。”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说明,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科主任王丽莉的带领下,我们八科的所有医护人员一定会继续做到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关爱生命,奉献真情,营造温馨,文明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