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教| 起底!那些神秘的防疫词语!
“我吹过你吹过的风,
这算不算相逢?”
算!红码说你算密接!
新冠三年
不止疾控中心热度upupup
“核酸”“密接”
等医学术语也接了地气
但有一些词语还是让人云里雾里
今天小编就带你认识一下
防疫中的专属词语
管理政策类
1
动态清零
当出现本土疫情时,政府各个部门迅速行动,“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快速切断传播链,保持住社会面无病例的目标。
2
社会面清零
一般是指所有新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在隔离管控场所发现的,社会面不会出现阳性感染者,这种状态称之为“社会面清零”。
3
高风险区
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措施。
4
中风险区
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
5
低风险区
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措施。
06
临时管控区
是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的区域。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外出,小区实行“一门进出”,市民群众在落实扫码、测温、登记、戴口罩措施后可以正常出入。
疾病监测类
1
全员核酸
当本土疫情发生后,当地市民存在比较高的感染风险,为了最大限度地发现人群中未出现症状的感染者,对该地区的人群进行大范围核酸检测的筛查。
2
闭环管控筛查
集中隔离筛查、居家隔离筛查、风险区域筛查、密接筛查等方式。
人群管理类
1
集中隔离
是指被隔离观察的人员在指定场所接受集中管理,由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提供专业、安全的医疗及生活保障服务。每名接受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在单独的空间内进行隔离观察,直到隔离期满,集中隔离期间不得离开房间,不接受外来人员探访。
2
居家隔离
指在家庭环境下进行独立居住,居家隔离环境要具备“一人一户一门”。居家隔离人员以及共同居住人一律不得擅自外出,不得接受外人来访和探视。隔离人员在居家隔离期间应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工作。如身体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第一时间报告社区工作人员。
3
居家健康监测
是对相对风险较低的人群实施的一种医学健康管理要求。被监测人在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健康管理,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不流动,外出时做好防护。
4
健康告知
对一般接触人员实施的一种医学管理模式,告知其疾病的危害、主要症状,提醒其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重点人群类
1
确诊病例
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并且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或CT影像学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2
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3
密切接触者(密接)
是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现场调查人员基于研判结果,可适度扩大密切接触者判定范围。
4
密接的密接(次密)
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暴露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或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来源:成都疾控
—End—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讯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