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何宗岭同志获选第三届“成都榜样·大美医者”
为了在全市选树一批卫健系统表现突出、群众公认、典型性强的榜样人物,生动讲述医卫工作者服务人民健康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深入推进卫生健康系统医德医风建设,激励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开展第三届“成都榜样·大美医者”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在全成都评选活动在全成都市医务人员中深入开展评选,最终评选出16名大美医者。
8月17日下午,成都市庆祝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暨第三届“成都榜样·大美医者”颁奖会正式举行。交流活动现场分别为“大美医者•大医精诚”“大美医者•护理天使”“大美医者•公卫先锋”“大美医者•基层卫士”进行了颁奖。
其中,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
何宗岭脱颖而出,
荣获
第三届“成都榜样·大美医者”
之“大医精诚”称号!
近年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日益重视,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心理健康进一步地走进大众视野,当人们一次次成功地走出心理危机,离不开的便是那些“心灵卫士”。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中心党支部书记何宗岭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何医生,为什么我的人生这么痛苦?我真的没有勇气活下去了……”这是何宗岭从医以来,遇到过最多的一个情况。何宗岭长期从事情绪障碍方向,十分擅长治疗抑郁症患者。很多患者在找到何宗岭就诊时,都会含着眼泪说出上文中的那句话,但每一个见到何宗岭第一面的人也都会被他温文儒雅、面露笑意的样子所“治愈”,他也是不少患者口中的“微笑医生”,从医十六载,他用自己的专业与方式,诠释了一名医者,一名共产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初心。
2005年从医学院毕业的何宗岭与众多毕业生一样,走上工作岗位时还带着些许迷茫。“我喜欢什么?我该去往哪个学科方向深研?”。就在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何宗岭备受震撼之余也坚定了学习心理治疗的信心,“当时我跟着大部队去都江堰支援,看到受灾后人们的状态,以及当时看到心理治疗对他们产生莫大的帮助和支持的时候,我明白了治愈心灵意义重大。”于是,何宗岭在2008年就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攻读精神卫生硕士研究生,在临床历练打磨3年后,又在2014年到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攻读生物医学博士,不断求学寻求治愈患者的更好方法。
除此之外,他还将许多精力投入到科研。他说:“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才有可能真正为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提升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近5年来,他担任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抑郁诊疗示范中心负责人,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十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抑郁症情感神经环路的多模态脑影像学神经机制研究获2020年四川省医学青年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1)。
这些,都为他给患者提供优良的心理健康医疗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何宗岭不只是一名心理医生,还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市四医院心理健康中心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在工作与生活中,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遇到重大事件时,他总说“我是党员,应该带头冲锋在前。”
他多次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比如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2016年的“4.20”芦山地震现场都有他活动的身影。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何宗岭更是响应院党委的号召,第一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成都市新冠疫情心理应急救援工作中。
他多次进入成都市公卫中心、社区隔离点,为一线医护工作者、隔离人员及新冠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他说:“有的病患情绪崩溃,有轻生的念头,我们就穿上防护服,走到病人床旁边,和他们沟通聊天。针对医护人员,就做一些团体的辅导,再教一些自我减压的方式。”有了心理医生的疏导和陪伴,这些被疫情困扰的人放下心理的包袱,平稳度过心理危机。
同时,在疫情初期,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免费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开通24小时接听的“96008”热线。何宗岭正是参与“96008”开通及运营的主力队员。他说:“很多人会打电话过来,做一些倾诉,非常担心,害怕自己是不是患病了。我们会在热线里做情绪的安抚,比如说我们会倾听,与他们共情,去理解他们这种感受,同时教他们自我放松的方式。大部分人经过这样的热线帮助以后,可能现实问题并不能直接帮他们解决,但是他们会感觉到情绪方面的缓解。”
何宗岭意识到,只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媒体和传播的力量,让市民们都能知道如何在疫情下调适心理。为此,他协助撰写了对抗疫情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心理危机干预操作手册》,以及《隔离人员心理健康防护手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市民平稳度过特殊时期的心理危机。
在何宗岭办公桌后的书柜里,收藏着患者为他画的“形象照”,画中的何宗岭身着白大褂,神情温柔。这是一位曾反复尝试自杀的抑郁症患者在康复出院时送给何宗岭的,画的背后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何医生,之前其实我已经决定放弃生命了,是您让我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勇气,真的谢谢您!您带给我的温暖是一份无比贵重的礼物,我将带着它努力地活下去。”
何宗岭在成都市心理诊疗领域小有名气,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愿意找他看病,不仅仅是因为医术精湛,更因为何医生不管面对怎样的情况,都能面带着微笑,给遭受心灵痛苦的患者们带去信心和力量。也正是如此,患者们给他送了一个亲切的外号——“微笑医生”。在患者的眼中,何宗岭医生总会给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他说话总是温声细语,娓娓道来,让人感到温暖;他总是在认真倾听,他的尊重和陪伴让患者倍感信任……这些来自于患者的评价刻画出一位充满人文情怀的医者形象。
在何宗岭负责的病区,常常看到这样一幕:他带领几位医护人员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讲述。这是他们首创的“3+X心理访谈”模式,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和专科护士,以及必要的跨专科专家,从不同的专业领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帮助。访谈结束时,患者会得到一张特别的卡片,上面是医师们详细的建议和鼓励的话语,这是何宗岭为病区创新设计的环节,让患者的角色不再是被动的治疗者,更是参与者和合作者,这种被尊重、被理解和获得支持的氛围,帮助他们看到新的希望。
“专业而富有同理心的交流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利器。”何宗岭坦言,这对于医生来说如此,对心理医生来说更是如此,也正因何宗岭的专业与患者通过信任建起抵达治愈的桥梁,何宗岭的名声更是有口皆碑,先后获首届四川好医生、四川获百佳青年医生、成都市首届医师节的优秀医生等称号。他承担着心理守护者的职责的同时也实现着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身为心理战线上的守护卫士,何宗岭始终坚信,没有心理健康的健康是不完整的,他说:“我一直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人们的心灵带去阳光和希望。
—End—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讯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