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科介绍|血液科
科室简介
科研与教学
血液科从组建伊始,就十分重视科室团队的培养和科学研究,以临床带动科研、科研促进临床为宗旨,不断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血液科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诊治微小残留白血病”、“中西医结合诊治难治性白血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17项、厅局级课题36项;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奖4项;主编参编各类学术专著教材16部,发表论文27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2篇。
作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血液科每学年均承担本科生180余学时、研究生10余学时的教学工作,临床带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140余人次、实习生60余人次,累计为国家培养血液专科硕士研究生68人。在教学上面的兢兢业业和不断突破,先后得到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中管局、大学、医院及学生肯定,多次获得优秀带教科室、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
业务范围
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症、过敏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慢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等。血液病实验室具有比较完善的检查仪器设备,可开展血细胞全自动分析、骨髓细胞学图文分析、血细胞形态检测、血细胞化学染色、溶血相关检查、骨髓/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等项目。
特色治疗
养血安神膏
根据贫血患者的体质和原发疾病的特点,选用多味药经多次煎煮,滤汁去渣,加热浓缩,最后加入蜂蜜、阿胶等收膏而成的一种制剂。适用于各种原因贫血、恶性血液病放化疗后、气血亏虚所致失眠等。
缩脾膏
根据脾脏体积增大患者不同原发疾病的特点,选用多味中药按一定比例经打粉配合陈醋调制而成的一种膏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增大、脾功能亢进等。
中药热敷疗法
药棒穴位按摩
艾灸
采用点燃的艾条悬于选定的穴位上,利用艾的温热和药力刺激穴位或特定部位,达到防病治病的中医特色疗法。艾灸的方式方法很多,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医师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不同的施灸方法,适用于各种贫血、放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血液系统各种慢性疾病等。
穴位贴敷
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血液病患者的体质、疾病特点,医师拟定出适合患者敷贴的处方中药和(或)膏药,均匀涂于专用贴服上,然后贴到人体穴位,通过药物的皮肤渗透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扶正祛邪作用的一种中医疗法。贴敷时长4-6小时,适用于外感发热、恶性血液病放化疗后等。
穴位针刺
中药熏洗
耳穴疗法
专家简介
●黄礼明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会长,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中医血液病学”学科带头人,贵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省卫健委、省中管局项目评审专家。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血液、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在恶性血液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康复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入的科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长基金、省科技厅、省卫健委、省中管局等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各类学术著作及教材22部。
坐诊地点:名医堂、血液科诊室
坐诊时间:周三上午(血液科诊室)
周六上午(名医堂)
●姚宇红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血液老年病党支部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血液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中西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委员。省科技厅、省中管局、市科技局项目评审专家,省卫健委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擅长血液病、老年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尤其对老年性贫血、老年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的诊疗有深入的研究。主持省科技厅、省卫健委、省中管局等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各类学术著作及教材10部。
坐诊地点:血液科诊室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全天
●严鲁萍
教授,主任医师,贵州省名中医,贵州省教学名师,第二附属医院大内科原主任,血液科原主任,贵州省第一、二、三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先后培养硕士20名,师承弟子4人,擅长血液病、内科杂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尤其对难治性贫血、淋巴瘤、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坐诊地点:名医堂、血液科诊室
坐诊时间:周五、周日上午(名医堂)
周二上午(血液科诊室)
●陈涛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血液老年病党支部副书记,血液科副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贵州省第三届“百名优秀医生”,“黔医人才计划”瑞金班第一期优秀学员,贵州省“援鄂”、“援沪”医疗队队员,贵阳市科技局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各级科研课题8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副主编、参编各类学术著作4部。
坐诊地点:血液科诊室
坐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宋娟
主治医师,在读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硕士毕业,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12篇,参编学术专著1部,对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慢性白血病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坐诊地点:血液科诊室
坐诊时间:周三下午
●尹尚瑾
主治医师,硕士,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青年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论文8篇,参与编著专著1部,获省自然科学奖1项。熟练掌握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及治疗,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有一定程度的研究。
坐诊地点:血液科诊室
坐诊时间:周一下午
●罗珊
主治医师,硕士,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青年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各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论文5篇,熟练掌握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坐诊地点:血液科诊室
坐诊时间:周五下午
以我的真心、关心、耐心,
换您的放心、安心、舒心。
给我一份信任、
还您一份健康。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
请咨询我院血液科
门诊地址:医技综合楼4楼
住院地址:门诊综合楼16楼
联系电话:0851-85283715
往期特色学科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
往期特色学科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
1.特色学科介绍——风湿免疫科
2.特色学科介绍——儿科
3.
特色学科介绍——泌尿外科
4.
特色学科介绍——肾内科
5.
特色学科
介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6.
特色学科介绍——创伤外科
7.
特色学科介绍——代谢内分泌科
8.
特色学科介绍——产科
9.
特色学科介绍——妇科
10.
特色学科介绍——肿瘤科
11.
特色学科介绍——脊柱骨科
12.
特色学科介绍——关节骨科
13.
特色学科介绍——麻醉科疼痛病区
14.
特色学科介绍——心血管内科
15.
特色学科介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6.
特色学科介绍——消化内科
END
供稿:血液科
一审:冯姝、熊蕊
二审:胡俊、张婉婧
三审:张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