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喂,你谁啊?我就是“胃”。
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的报告,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三。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我国约占其中的40%。因此,胃癌的防治迫在眉睫。
►►►
胃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的症状:
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
②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还常出现:
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
②胃部疼痛。
③恶心、呕吐。
④出血和黑便。
⑤其他症状如腹泻、转移灶的症状等。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由于胃癌早期常常无明显症状,
等到症状明显时,
大多数已经是中晚期。
因此,胃癌当中早期胃癌占比仅约20%,
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错过了胃癌治疗的最佳时机,
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因此胃癌的早期筛查万分“胃”急。
►►►
那么,哪些人容易被胃癌盯上?
年龄45岁以上,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为胃癌高危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
胃癌怎么筛查?
推荐高风险人群胃癌筛查起始年龄为45岁,至75岁或预期寿命<5年时终止筛查。
►►►
筛查方法有哪些?
Hp感染检测:推荐在胃癌高发地区人群进行Hp感染检测筛查,首选尿素呼气试验(UBT)进行Hp的检测。
胃功能检测:PGⅠ浓度≤70μg/L且PGⅠ/PGⅡ≤3.0为胃癌高危人群。
血清G-17浓度检测可以诊断胃窦(G-17水平降低)或仅局限于胃体(G-17水平升高)的萎缩性胃炎。
可根据胃功能和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决定进一步检查策略。
内镜筛查:内镜及内镜下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
怎样预防胃癌?
1、重视癌前病变的治疗,有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
2、高危人群应定期胃镜检查,在医生建议下根除幽门螺杆菌;
3、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作息饮食规律,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少进食腌制、烟熏等食物。适当体育锻炼。
4、戒烟限酒。
胃癌可怕,但早期胃癌并不可怕。
积极做好胃癌早期筛查!保“胃”健康!
—科普医生—
参考文献:
[1]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2]赫捷,陈万青,李兆申,等.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7):634-666.
THEEND
图文撰写:王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