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还以为自己离糖尿病很远吗?
奶茶、可乐、蛋糕等甜食摄入多了
就会得糖尿病吗?
糖尿病是怎么来的呢?
老年人才得的病,
年轻人也要注意吗?
今天来给大家揭晓真相
说起糖尿病,很多年轻人可能都觉得这是中老年人才得的病,离自己还很远。
其实不是的!
据《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调查研究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有11.6%患了糖尿病;50.1%的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即将患上糖尿病;每10个中国人,就有6个血糖不正常;我国糖尿病患者目前已超过1.1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数接近5亿人!
DIABETES
糖尿病,真的是吃糖吃太多导致的吗?
糖尿病与糖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特征是血糖高。
很多人都会觉得,得糖尿病就是因为吃糖吃太多,其实这种说法不科学。
因为,此糖非彼糖。
糖也叫碳水化合物,多糖(大米、面粉、土豆等)、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单糖(葡萄糖和果糖)都属于糖。
人体50%以上的能量是糖类物质提供的,糖还参与着人体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对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咱们的身体一天都不能离开糖。
DIABETES
食物中的糖是怎么影响血液中的血糖的呢?
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和双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属于“简单糖”,食用后能很快被人体吸收使血糖显著升高。
多糖(大米、面粉、土豆等)会先在肠道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再缓慢吸收入血。
也就是说,不止是甜食,米饭、面点、水果、奶制品等食物都会造成血糖升高。
这些食物吃得太多,是不是就更容易得糖尿病呢?并不是,得糖尿病和吃这些糖类食物太多无太大的关系。
得糖尿病是因为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胰岛功能不好的人,身体对血糖的调控会失控。
得糖尿病全怪胰岛功能不给力。
DIABETES
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虽然糖尿病有不同类型,但2型糖尿病是患病人数最多的一种,占整体患者的90%以上。
无论男女老少,都容易成为2型糖尿病的下一个目标,特别是下面这些人,就更得小心。
0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糖尿病会遗传!如果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的人,那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也很大。
02
·超重人群/腹型肥胖人群
体重偏重的人也容易得糖尿病,因为胖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比较多,但身体所自带的胰岛受体数目又是相对固定的。
脂肪变多之后,会导致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度降低,也容易让糖尿病找上门。
03
·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
如:爱吃甜食和含糖饮料、经常久坐、缺乏运动
甜食虽然会让人心情变好,但长期嗜甜如命的话,血糖在不知不觉中升高,就要承担糖尿病风险了。
再加上现在人们经常久坐不动,缺乏运动,肌肉细胞中的胰岛素受体对葡萄糖反应不敏感,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长此以往,糖尿病也会被招来了。
DIABETES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可以概括为「三多一少」:
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除了「三多一少」外,早期的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会出现以下症状:
1.皮肤干燥瘙痒
2.肢体麻木
3.经常疲倦乏力
4.伤口愈合慢
5.视力迅速下降
6.心慌手抖出冷汗
当经常出现上述一到两种症状时,就有必要去做个体检测下血糖,排除糖尿病的发生。
DIABETES
如何预防糖尿病
想要避免糖尿病的折磨,我们一定要注意早期筛查和提前预防:
01
健康饮食
多选择新鲜的全谷物、水果、蔬菜,尽量少吃高热量、高糖、高脂、低膳食纤维的饮食以及各种包装、加工食品。
02
适量运动
长期血糖过高的人群最好每天都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即便每天坚持步行20分钟,也对控制血糖有好处。
03
控制体重
体质指数控制在在18.5-23.9kg/m²之间,同时避免腹型肥胖,男性腰围要小于90cm,女性腰围要小于85cm。
04
定期体检
普通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查,而糖尿病高危人群,则需要每半年检查一次。
糖尿病本质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和它相关的检查项目还有很多,建议大家还要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肾功能等关联指标,早发现、早干预。
文章素材来源互联网,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用,未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体检预约请点击公众号菜单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