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为什么要做宫颈癌细胞学筛查?
子宫颈癌已成为威胁世界女性健康的第四大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子宫颈癌新发病例数为52.8万,死亡人数为26.6万,其中85%的病例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我国近年来子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宫颈癌11万排第六位;死亡病例6万排第七位。
但是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明确病因并可通过早期筛查治愈的癌症。《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提出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对所有适龄妇女定期开展子宫颈癌的筛查
美国推荐对21岁以上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开始进行筛查,欧洲定为25岁以上。WHO建议在30岁或以上的女性中筛查。鉴于我国目前子宫颈癌发病年龄特点,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在25-30岁。65岁及以上女性若既往10年内每3年1次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无异常或每5年1次连续2次HPV检测阴性,无CIN病史,则不需要继续筛查,对HPV疫苗接种者,应该同非接种者一样,定期筛查;对有妊娠意愿的女性应在孕前检查时,询问近一年内是否进行过子宫颈癌筛查,如没有,应建议进行子宫颈癌筛查,或在第一次产检时进行;对存在高危险因素的妇女,如HIV感染妇女、免疫抑制妇女、宫内己烯雌酚暴露妇女,既往因CIN2、CIN3、AIS、子宫颈浸润癌接受过治疗的妇女应缩短子宫颈癌筛查间隔。(据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
什么是宫颈癌筛查?
宫颈的癌前筛查有HPV的检查和TCT的检查,也就是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查和宫颈的细胞学检查。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宫颈细胞学检查。
现在我们来看看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是怎么做的:
临床医生取样
将宫颈刷插入子宫颈管,顺时针方向转动5周后将收集到的标本放入保存瓶中。样本100%被收集至保存瓶不丢失任何信息。
病理技师制片
震荡:混均标本,搜集到更多细胞
添加分离液:添加的黑科技,为诊断老师排除干扰
样本转移:顶部穿透设计全密封处理,避免你的样本丢失和污染
完美离心:两次离心富集92%以上有效诊断细胞团,最大程度防漏诊
全自动染色:机器自动加样
封片:防止氧化褪色、帮助诊断老师更好观察与保存
病理科医生诊断
病理医生每天要在显微镜下工作,要在成百上千的细胞里找出异常细胞,做出诊断。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取样方便,易于定期复查,与传统涂片相比,在制片上有重大的突破,使图像更加清晰,它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早期确诊癌及癌前病变,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从而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所以细胞学检查是普查子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宫颈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供稿:钟鹏
一审:余迪
二审:陈昱江
三审:葛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