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新台阶!衢州市中医医院EICU正式投入使用
3月5日,浙江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陈健、综合科科长骆永忠,社会合作处处长包利荣,研究生院副院长夏道宗,教务处副处长季旭明,附属一院副院长张弘、合作交流办主任蒋忠,附属二院副院长董雷、医务科副科长关昊,附属三院副院长鲁科达一行到衢州市中医医院就附属医院创建工作进行现场评估考查。
衢州市卫健委党委委员、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刘文勇,市卫健委宣传科教处处长吴璐岐陪同考查。衢州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陈伟,党委副书记、院长廖小方及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秘书出席评估考查工作汇报会和专家意见反馈会。
汇报会上,廖小方简要介绍了衢州市情概况、衢州未来发展、医院概况及附属医院建设情况、医院未来发展规划等,重点介绍了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内容。他表示,进一步加强医院学科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校院结合,是双方未来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在医教研等方面协同发展,推动学校和医院合作共赢,实现双方高质量发展。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衢州市中医医院的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今后急危重症患者能在医院得到更好的抢救、监护和治疗。
很多人都知道ICU是重症监护室,但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什么是EICU。
那么,什么是EICU?它跟我们所说的ICU有什么不同呢?
EICU(EmergencyIntensiveCareUnit)就是急诊重症监护室,它主要收治经急诊抢救室处置后必须进行生命支持和严密观察的高危患者,为急危重症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更多的机会。
衢州市中医医院EICU面积约150㎡,设置在急诊抢救室边上,真正实现“院前急救一院内急诊抢救一EⅠCU重症治疗、脏器功能支持”综合一体的、更加完善的急诊救治体系。目前,该科由6名医生和8名护士组成医护团队,科室拥有4张床位。
“我们的EICU配备的监护仪、呼吸机都是德国进口的,还有中央监护糸统、进口CRRT(血液净化)、进口ECMO(体外膜肺)等,有了这些‘金刚钻’我们后续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监测才能更直观、精准。”衢州市中医医院EICU主任诸葛建成介绍,EICU主要收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包括各种休克、中毒、严重创伤的抢救治疗、各类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肝肾功能等各种脏器衰竭、重症肺炎、重大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治疗等病人的治疗和管理。这类危急重症患者经过抢救室的初步紧急处理,收入EICU监护室,待患者病情好转稳定,再分流到各专科进一步诊治。
EICU是现代急诊医学发展的新台阶,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技术服务能力。未来,衢州市中医医院将不断强化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评审专家组先后对医院泌尿外科病区、肾病风湿科病区、康复科病区、门诊大厅、杨继洲针灸推拿楼等地进行了实地查看;随机抽查了医院泌尿外科的教学查房、肾病风湿科的病区小讲课;随机抽取了4名实习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核;就创建情况和医院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代表进行座谈,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通过多环节对医院硬件设施设备、临床带教能力、学生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查。
在评审反馈会上,专家组对衢州市中医医院的整体建设、硬件设施、教学条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给予高度认可,对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专家组表示,通过近一天紧张有序的评审工作,总体感觉医院上下精神风貌饱满、环境整洁有序,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医院高度重视附属医院的创建工作,工作扎实、特色突出。下一步医院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突出中医特点,教学管理体系、软硬件设施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让临床实习学生真正学有所得,真正实现医教研“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陈伟代表医院作表态发言。他首先向评审专家对医院的评审考查、诊断把脉和指导指正表示衷心感谢。对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医院会进行清单化的分解,以目标为趋向,拟好时间表,排好路线图,把责任和任务分解到各个职能处室、各个临床教学点、各位教学秘书及各位带教老师。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整改,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提升,继续加大教学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力度,争取临床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刘文勇就医院如何进一步推进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合作,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珍惜良机,全院齐心。此次衢州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月份衢州市政府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接下去是各项工作实质性推进的阶段,希望医院抓住机会、行动起来。二是全力整改,努力看齐。对此次评审专家组提出的附属医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医院要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去整改,加强学习,努力向附属医院的标准、要求靠近。三是精心筹备、积极准备。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推进,医院要倒排时间、主动对接,争取如期完成各项工作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