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临床丨这个“高温杀手”有点狠!重症医学科上演生死时速,成功救治热射病患者
近期受高温天气的影响,热射病患者数量较前明显增多,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了多位热射病患者。
高温下活动致使生命垂危
一名61岁老年男性患者,入院前7小时于户外活动时突发意识不清,伴上肢抽搐,体温明显升高,最高达40℃以上,送至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诊后,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诊断为热射病,即刻收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生死时速十小时
收入重症医学科后,患者已出现休克症状,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重症医学科科主任王勇强、科副主任高红梅及窦琳主任医师立即组织团队进行抢救,有效的给予患者降温、抑酸止血、保护脏器等对症治疗,同时完善各项化验检查,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定时评估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循环变化情况,并根据相关监测指标实行精准补液治疗。
历经10余小时,在重症医学科的争分夺秒下,患者意识恢复,血压逐渐趋于正常,休克症状得到纠正,各项脏器水平较前明显改善,转危为安。经4日的精准施治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成功转出重症监护病房。
关于热射病
01
热射病是什么?
热射病(heatstroke,HS)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热射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性远超普通认知的预期,由热射病导致的死亡可能超过所有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总和。
02
热射病的表现
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热致疾病类型,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03
热射病的类型
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heatstroke,CHS)和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heatstroke,EHS)。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经典型热射病在夏季热浪期间人群发病率(17.6~26.5)/10万,住院病死率为14%~65%,ICU患者病死率>60%;劳力型热射病在劳力型热致疾病患者中所占比例为8.6%~18%,合并低血压时病死率>30%。
重症医学科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我国最早的专业重症急救医学科室,在急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单一脏器衰竭(如ARF、ARDS、DIC)、重症肺炎、脓毒症、急性中毒、病理产科、多发创伤、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监护、热射病等方面具有先进的救治水平与丰富的医疗经验。担负着天津市乃至周边地区危重病人的救治,同时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各科室疑难重症患者搭建强有力的救治平台,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供稿丨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