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日】今天,你运动了吗?
运动锻炼
不仅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同时可以舒缓
紧张、焦虑的情绪
8月8日
是第14个全民健身日
一起来get全民健身的
中医传统健身功法!
01
五禽戏
华佗五禽戏源自安徽亳州,是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在古代导引养生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的原理,形成的养生功法。西晋时陈寿的《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顾名思义,五禽戏即模仿五种动物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虎、鹿、熊、猿、鸟对应人体的心、肝、脾、肺、肾,被认为是神、意、气(即肢体、呼吸、意念)的有机结合,达到外练肢体、内调脏腑、防病祛病的养生功效,尤其适合有慢性基础病等人练习。
02
八段锦
八段锦动作简单,却非常有针对性,对心肝肾脾胃等内脏器官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至清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撰著《活人心法》,上卷《导引法》载录了“八段锦导引法”。
同样作为中医传统的健身功法,八段锦主要是通过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重视导引拉伸和气息锻炼,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的功能,尤其适合老年人或患有轻度疾病的人、长期亚健康状态的人健身练习。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堵塞,就容易引发病痛,打通经络后,能够祛除风、寒、湿、痰、淤等各种邪气,使气血与各种营养物质在经络内正常运行而送达五脏六腑,保持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能量平衡。
03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在原有太极拳体系的基础上,删除了繁杂的、重复的动作,选取24式编织而成,具有着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特点,包括“野马分鬃、搂膝拗步、倒卷肱棚、捋挤按、单鞭、云手、左右蹬脚、独立穿梭、海底针、闪通臂、搬拦锤”等招式。
从中医角度来讲,太极拳的主宰在腰,虚领顶功、气沉丹田,是锻炼任脉、督脉、冲脉、带脉的重要方法;缠绕运动,劲贯四肢,一动无所不动,动则调引手三阴阳经和足三阴阳经,使气血循经络互流,达到通经活络、扶正强身、平衡阴阳、行气消痞的功效。因此,太极拳不仅适宜于中老年人、脑力劳动者及体质虚弱者锻炼保健,增强体质,还对各种慢性病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中医推拿里还有着许多自我锻炼的功法,通过功法锻炼可以伸展肢体并与呼吸相配合达到调心、调息、调身的目的,长期练习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培育元气、鼓舞正气的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增强体质、提高肺功能、防止疾病的目的。
01干洗脸
干洗脸
双手掌柤互快速搓至发热,趁热干洗脸(从前向后)3-5次。
原理:头为诸阳之首,脸更是首当其冲,擦热有袪风散寒、振阳固表之功。
适用:鼻炎、鼻敏感、常易患感冒患者。
02搓耳
搓耳
双手掌顺势从后向前,再从前向后搓耳3-5次。
原理:耳为人体的全息部位之一。人全身的缩影就像一个婴儿倒挂在耳朵上,即头脸在耳垂部,腿脚在耳尖部,五脏六腑在耳朵的中间。搓耳,就等于是给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一个良好的剌激,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的作用。通常接在「干洗脸」后联合使用。
03擦乳突
擦乳突
双手食指挠侧分别置两侧颞乳突部(耳后高骨),贴着耳朵的后面,快速擦至发热为度。
原理:耳朵后面有条沟,名降压沟,沟的下后方有一祛风名穴——翳风穴,擦之有祛风通络、降低血压的作用。
适用:感冒鼻炎、风湿骨痛、血压偏高患者。
04擦迎香
擦迎香
双手食指指腹分别置两侧鼻翼旁,快速擦至发热为度。
原理:肺开窍于鼻,五行属金,宜清不宜燥,擦之故名清肺金。有清肺热、通鼻窍的作用。
适用:感冒鼻塞、慢性鼻炎、鼻敏感患者。
05养心安神
养心安神
用舌尖绕齿外缘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转动各数十圈。
原理:心开窍于舌,运动舌有养心安神及固齿的作用。
适用:失眠、牙齿松动。
06健脾益胃
健脾益胃
上下唇一紧一松拢合数十次。
原理:脾开窍于唇,运动唇有健脾益胃的作用。
适用:食欲不振、口腔溃疡、易患口唇糜烂患者。
07醒脑开窍
醒脑开窍
用双手2-4指掌面交替拍打头部数十次。
原理:头为诸阳之会,为脑髓和五官七窍所在之处。适度用力拍打,可振奋脑神经,有醒脑开窍之功。
08宽胸理气
宽胸理气
用双手2-4指指尖交替叩击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及分别叩击双侧中府穴(双手叉腰,在锁骨外端下缘,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凹窝,由此凹窝正中直下一横指,与第一、二肋间隙平齐处是穴)各36次。
原理:所谓气会膻中(穴),中府穴又为肺经的起始穴和募穴,两穴又都在胸部,故叩之有宽胸理气的作用。
适用:胸闷、胸痛患者。
09温补肾阳
温补肾阳
裸露腰部,侧卧,以同侧手掌快速擦同侧腰部,以热为度;变换体位,同法施予另一侧。或站立位,双手掌同时快速擦同侧腰部,以热为度。
原理:腰为肾之府,肾俞穴及主管命火的命门穴都在腰部,是以擦热腰部有温补肾阳的作用。
适用:腰痛、夜尿多患者。
10疏肝健脾
疏肝健脾
仰卧,第1足趾(足大拇指)与第2足趾上下往返摩擦,双侧同时进行,共做100次。
原理:足厥阴肝经的起穴(大敦)与足太阴脾经的起穴(隐白)均在脚趾上;足阳明胃经的止穴(厉兑)在第2足趾上。故刺激该两趾有疏肝健脾胃的作用。
适用:肝病、胃肠病患者。
厚德精医济世惠民
巴中市中医院
文章来源于四川中医药、中国中医、中国中医药报等
往期精选
【七夕】遇见中医药人不一样的浪漫...
喝水都变胖?中医教你轻松减肥,立刻GET起来!
【致最可爱的人】巴州区人民医院“八一”建军节慰问信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